國教署推「課中學習扶助」 助學生奠基學力

屏東縣林邊國中老師運用智慧電視,讓學生分組學習
屏東縣林邊國中老師運用智慧電視,讓學生分組學習
花蓮縣立鳳林國中引導學生拼湊著蘇東坡的故事,學生在合作過程中也理解卡牌背後閱讀
花蓮縣立鳳林國中引導學生拼湊著蘇東坡的故事,學生在合作過程中也理解卡牌背後閱讀
嘉義縣立忠和國中利用Cool English、Kahoot!、E-Testing英文能力檢測系統、PaGamO等數位學習平臺,協助學生學習
嘉義縣立忠和國中利用Cool English、Kahoot!、E-Testing英文能力檢測系統、PaGamO等數位學習平臺,協助學生學習

為了提高學習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教育部國教署持續推動「課中學習扶助」,鼓勵學校妥善運用增置人力,在上課時間將有學習扶助需求的學生抽離上課,縮短學習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落差並建立自信,同時教師也增加學習扶助方案的多元性,讓學生獲得更適切的引導。112學年度共有36所國中小學參與,參與學生人數達1,384人。

 

像是屏東縣立林邊國中實施下修測驗,分析學生的弱點,目標導向規劃課程,搭配均一平臺、因材網及學習吧等平臺資源輔助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教師在課中抽時段抽離學生開班,於課堂中實施彈性分組,讓學生擔任小老師,藉由同儕間共同語言的互動增進共學效能;從討論、各種實作中評量,檢驗學生是否習得正確概念等,積極獎勵學生的正向行為,提升學習動力。

 

嘉義縣立忠和國中英語科課中學習扶助班,以篩選測驗結果報告之弱點指標結合現行課程內容,進行學期課程內容簡化,課堂中利用Cool English、Kahoot!、E-Testing英文能力檢測系統、PaGamO等數位學習平臺,推動學生小組合作與競爭學習,為學生設定短中長期成長目標,學生平時表現及學期定期評量也會提供獎勵品,維繫學習動力。

 

花蓮縣立鳳林國中因部分學生在原國語文課堂中無法達到有效學習,於課中時段抽離學生以小班制教學,並搭配桌遊、遊戲等教材進行輔助教學。例如:進行九年級國文課程〈蘇東坡突圍〉時,以蘇東坡人生故事的系列遊戲,吸引學生參與,引發對課文內涵深入探究的動機,並建立學生完整的學習歷程,以了解學習成效即時修正教學策略。

 

臺中市中平國中課中學習扶助班以導入行動學習並設計Kahoot!題目,上課中以均一平臺及因材網分派學習任務,鼓勵學生用iPad互動作答,增加學習動力,教師以「數學問題解決教學法(MPS)」為核心,結合「講述法」與「合作學習」教學法,進行數學問題解決的課程教學。

 

國教署表示,將接續推動課中學習扶助增置代理教師計畫,期望學校能結合課中增置代理教師計畫資源,安排適切的學習扶助課程,激發學生學習潛能,讓學生從學習中看見自己的進步,提升學習成就及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