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轉型 側重思考與表達

近來不少大學調整教學方式,讓國文課不再啃古書,而是側重思考與表達,引導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動力及樂趣,頗受好評。圖為台大學生上課情形。(黃國書攝)
近來不少大學調整教學方式,讓國文課不再啃古書,而是側重思考與表達,引導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動力及樂趣,頗受好評。圖為台大學生上課情形。(黃國書攝)

雖然學生會提案將大學國文改選修,亦有學生提議維持必修,學生的意見並非一面倒。不過仍有不少學者主張國文課維持必修的必要性,也無法想像國文課改變成通識課,由非文學院老師來教學,課程會是什麼模樣。不過近來不少大學調整教學方式,讓國文課不再啃古書,而是側重思考與表達,引導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動力及樂趣,頗受好評。

台灣師範大學自109學年度起,將大一國文必修課改為「中文思辨與表達」,清華大學從2004年開始把國文課的重點聚焦在寫作與表達,皆深獲校內師生好評。

台師大共同教育委員會國文教育組主任胡衍南表示,在「中文思辨與表達」課程中,採取的是以學習者為主的教學模式,由老師選擇作品,讓學生以遊戲、互動的方式,對文本進行討論或辯論,如此讓國文課不再只是記筆記與背誦,而是引導學生能找到並建立自己的觀點。

胡衍南特別提到,過去學生面對傳統國文課,學習心得幾乎可以「哀鴻遍野」來形容,但調整為「中文思辨與表達」課程之後,即便是早上8點的課程,同學都幾乎不會缺課,課程更融入「人生大富翁」與「桌遊設計」等遊戲,更有效提升學習興趣,這些反饋都能在教學意見調查裡看到。

不只台師大,清大早在2004年也改良國文課內涵,把傳統的國文課重新為聚焦寫作與表達,校方參照美國關注本國語言書寫教育的方式,將寫作當成大學教養的一環,仍請中文系老師與博士生教課,企圖透過閱讀、作業,培養學生的論述和思考力,廣受校內學生喜愛。

另針對近來常見大學國文課轉型的討論,北部某私大中文系教授認為,他的想法與台大中文系老師相同,認為國語文教學是一門專業,需要具有深厚的底蘊才能教學,並非是任何教師都可以教授,特別是如果把國文課改變成通識課,無法想像由非文學院老師來教學,課程會是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