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覆議案被否決 「青鳥行動」聲援人數縮減引關注

立法院21日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覆議案,國民黨號召支持者上街頭舉辦「藍鷹行動」力挺國會改革。
立法院21日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覆議案,國民黨號召支持者上街頭舉辦「藍鷹行動」力挺國會改革。

獨家報導 記者溫沛晴/綜合報導

行政院提出的國會改革覆議案在20日遭到藍白陣營以人數優勢否決。當天,立法院外的「青鳥行動」也進行了聲援活動。媒體人黃揚明認為,雖然「青鳥行動」宣稱參與人數達到8000人,但實際上現場大約只有1000到2000人,這顯示出場外群眾的聲勢已大不如前,意味著民進黨面臨的壓力有所減少。

黃揚明21日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中指出,在立法院針對覆議案的議事攻防中,民進黨的反應相對冷靜,這主要是因為立法院外的青鳥們未能如以往般聚集大量人潮。青島東路和濟南路上不再出現10萬人的盛況,使得民進黨的議事推動不再受到巨大外部壓力。這種人潮減少的現象不見得是壞事,反而可能是社會輿論引發更多對話和討論的結果。

黃揚明進一步表示,在5月21日、24日和28日的「青鳥行動」中,現場的討論重點並非集中在國會改革議題上,而是涉及反中、兩兆錢坑等其他議題,這讓許多民眾感到困惑和失望。一些參與者甚至只是為了看熱鬧而來,並未真正關心國會改革。

黃揚明強調,此次「青鳥行動」的最大挑戰在於,連續3天的活動都安排在白天進行,而立法院的會議在下午5點結束。白天炎熱的天氣使得參與人數受到限制,而晚上雖然人數稍有增加,但多數人只是來觀看活動,真正積極參與的群眾減少。即使「青鳥行動」聲稱有8000人參加,但實際人數顯然不足。這種情況下,民進黨也意識到推動議事衝突的難度增加。

此次覆議案的否決和「青鳥行動」的縮減反映出民進黨在推動國會改革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困境。雖然場外聲援人數減少,但這也可能意味著社會各界對於議題的關注點和討論方式正在發生變化。未來,如何有效溝通並爭取更多民眾支持,將成為民進黨推動改革的關鍵。


更多《獨家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韓國瑜覆議案投票遭批不中立 洪孟楷:院長投票天經地義
獲藍鷹票選「最該被罷免」綠委 黃捷:先問問高雄人同不同意
早料到覆議案表決會輸!他曝民進黨「將闢新戰場」:國民黨小心
吳思瑤被藍鷹點名罷免昔日對手預言這4字 諷別再抱大腿
示警韓國瑜民主基金會不是該待的戰場 游盈隆:堅決指派執行長將成惡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