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 讓政治更透明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審查國會改革五法鬧出大打出手,民進黨當家鬧事,明明是讓政治更透明的法案,卻抹紅牽扯中共。最近英國公布的「汙染血」事件調查報告,可說就是政府機關官官相護,政治不透明而引發的慘劇。

英國「汙染血」事件發生在1970年代到1990年代初,當時英國公立醫院使用了受汙染的血液進行治療,導致超過3萬人感染了HIV或者是C型肝炎,並且超過3000人因此死亡。

當時由於英國血液供應不足,從美國大量進口了血液與血液製品,部分進口血液來自囚犯和吸毒者等高風險捐血者,帶有C型肝炎與愛滋病毒,國民保健署沒有經過安全檢驗,就供給白血病患者、手術病患、孕婦使用。

到了1982年,當局已經知道血液的安全性有疑慮,但選擇隱瞞真相,甚至在病人不知情下進行臨床試驗。這被視為英國國民保健署1948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醫療災難,並不是一場意外,而是上到政府下到最前線的醫生,明知故犯所造成的。

更可怕的是政府當局有意掩蓋和缺乏透明度。相關部門並未承擔責任、採取補救措施,反而系統性地隱瞞真相、銷毀證據、對受害者及家屬撒謊。調查報告顯示了一個把病人安全置於自身利益之下的系統,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受害者隱瞞和欺騙。檔案被銷毀,病歷失蹤,受害者被剝奪瞭解自身狀況和風險的權利。

這場悲劇給人們帶來的創傷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在生命損失之外,無數個體和家庭被迫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經濟困難,以及對被期望保護自己的機構的深深失望和不信任。

在台灣,政府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口罩和疫苗採購,也引起了很多的關注和爭論。有民調顯示,約47%的台灣成年人認為政府在疫苗採購上不透明。衛福部和行政院卻只千篇一律說所有的採購過程都符合法律規定。

這些爭議反映出公眾對於政府施政或採購透明度的期待,這也是這次國會改革五法的重要目的之一,例如國會改革法案的重點之一是規定公務人員和政府官員不得在國會聽證備詢時說謊或蓄意隱匿,讓違法亂紀、用機密等黑箱方式掩蓋真相的官員無所遁逃。民進黨反對是為了掩護目前執政的同黨同志嗎?民進黨又自信自己會永遠執政,以後不會變在野黨又來喊國會改革?

政治透明對於建立公眾信任、確保公正治理,以及推動社會進步是絕對必要的,所以希望立法諸公屏除黨派差異,盡速讓法案通過,讓台灣的民主更加透明和公正是幸。(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