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職權修法 黨政人士:「三大沒收」讓民眾憤怒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22日電)立法院會昨天處理藍白所提國會職權相關修法,民眾聚集場外抗議。黨政人士今天說,沒收討論、沒收散會動議、沒收民主投票,「三大沒收」讓民眾憤怒;昨天自發前往的零散群眾就衝破3萬人,24日將更加關鍵。

立法院昨天接續處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民眾聚集立法院外怒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退回法案實質審查」。

黨政人士今天說,「三大沒收」,民眾會憤怒不是沒有原因。第一、沒收討論。根據立法院議事規則,院會審查法案時,每位委員都可以針對條文登記發言,立法院長韓國瑜卻限制各委員發言人數與時間,直接沒收討論。

黨政人士表示,第二、沒收散會動議。昨天民進黨立委要求草案應逐條實質審查,若藍白堅持不經實質審查,就應散會,並為此提出散會動議,藍白陣營則提案「本次會議不再處理散會動議」,再次以人數優勢輾壓通過,強逼院會繼續開會。

黨政人士說,第三、沒收民主投票。立法院設置記名表決器至今長達30年歷史,上一次不記名舉手表決發生在民國78年,如今藍白強渡關山,卻不敢在歷史上留下紀錄,供後人檢驗,實質破壞台灣民主制度。

該人士擔憂,應當以民意為依歸的立法院,無視青島東路上的3萬人民意,一意孤行,對比香港立法會在11天之內三讀通過「基本法」第23條,一樣是法條各自解釋、無限擴張政府權力、趕著上架特定法案,不難嗅出台灣國會似有香港政府強推「國安法」前的風雨欲來,令人隱隱不安。

至於昨天到場參與者,該人士分析,幾乎是街頭生面孔,過去從未參與社會運動,他舉例,許多參與者,走出捷運站第一個反應是「立法院在哪裡、要怎麼走」,群眾包括學生、上班族、帶著小孩的年輕父母等,組成非常多元,公民能量具體湧現令人驚訝。

該人士表示,昨天自發前往的零散群眾就衝破3萬人,藍白立委已強硬表態將力拚該草案三讀通過,24日將更加關鍵。(編輯:謝佳珍)1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