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世華數位月活躍戶成長7倍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陳冠學表示,將客戶的經營理念轉化為「用戶」,並以用戶為中心思維,數位月活躍戶近6年來成長7倍。(鄭任南攝)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陳冠學表示,將客戶的經營理念轉化為「用戶」,並以用戶為中心思維,數位月活躍戶近6年來成長7倍。(鄭任南攝)

Bank4.0的發展趨勢,數位轉型將是未來銀行競爭力的致勝關鍵。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陳冠學表示,國泰世華把客戶的經營理念轉化為「用戶」,從第一線同仁回饋中,時刻掌握「用戶」的需求,並以用戶角度出發,透過平台功能不斷進化、滿意度提升進而增加使用黏著度,數位月活躍戶近6年來成長7倍。

陳冠學表示,銀行要數位轉型,必須先打破傳統金融業的思維;過去經營階層看到一個願景,政策是「由上而下」,經營層負責想點子,由基層同仁來執行;數位金融的運作卻相反,轉型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數據」,認真傾聽、相信基層同仁帶回來的第一手訊息和專業,運行方式是「由下而上」,並透過團隊合作,從用戶角度試想,如何解決問題並提升使用滿意度。

為什麼銀行「客戶」到了數位平台變「用戶」,陳冠學解釋,過去只要有買產品,如申辦信用卡、買基金等,就是銀行眼中的「客戶」,不過,客戶申辦信用卡,可能礙於人情或路上推銷的一時衝動,這種「被動推銷」成客戶,到了數位平台的情境中完全不一樣,「主動需求」是使用CUBE平台的原因,因此,「被動推銷」與「主動需求」成了「客戶(傳統金融)」與「用戶(數位金融)」的最大分野,而用戶體驗成數位轉型最大致勝因素。

國泰世華銀行挾全台1100萬客戶數的優勢,在CUBE App、CUBE網銀數位浪潮下,擁有700萬名數位用戶,自2018年迄今,數位用戶成長近8成,黏著度高的App數位月活躍用戶呈現7倍成長;陳冠學表示,CUBE App功能不斷進化,App平台可以完成活、定存、信用卡、信貸、外幣、基金投資與視訊服務等,「一站式」平台的概念,甚至延伸國泰證券投資、國泰人壽利即保、刷到保等集團各子公司的服務。

陳冠學舉便利商店進化為例,從販賣日用品、代收繳費到兌換中獎發票等服務一應俱全,另也改善座位、用餐區的環境,提供民眾休憩、聊天場域,不僅提升消費體驗,更是自家空間的延伸,如影印或購票等服務,更貼近民眾的生活,解決可能在家無法完成的事,儼然是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鄰居。不論數位金融、便利商店,經營者皆體認,在虛實整合的時代,當人們踏入這個場域,有沒有買東西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唯有提升體驗才能延續人潮,後續創造錢潮的機會。

數位金融累積經驗,陳冠學觀察,CUBE App用戶的數位需求強勁,平台交易量近五年成長1.5倍,國泰世華也希望藉由優質的數位體驗向外延伸,不侷限特定、年輕族群,希望熟齡族在數位學習的過程中,也能感受CUBE數位金融其實很簡單、很便利也安全。

最後,陳冠學分享,數位金融轉型要有創新經營理念、肯打破過去傳統,感謝經營高層對數位團隊的信賴、並勇於注入資源與投資,自2015年推出KOKO數位銀行為推廣數位金融服務的創新場域後,歷經多次蛻變後,如今國泰世華「CUBE」已成為數位金融品牌中,評價領先同業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