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及台大團隊:今年台灣GDP預測上修至3.6%

因出口復甦、投資改善、消費穩健,國泰與台大團隊上修今年GDP預測值至3.6%   圖:黃偉柏/攝
因出口復甦、投資改善、消費穩健,國泰與台大團隊上修今年GDP預測值至3.6% 圖:黃偉柏/攝

[Newtalk新聞] 國泰金控與台灣大學團隊於週一(24日)發表「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指出因今年的景氣表現優於原先預期,將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值,自3.0%上修至3.6%,研判有80%機率落在3.0%至4.6% 之間,高於第一季的預估 2.2%至4.0%。此外,還評估第三季台灣經濟氣候呈現景氣轉弱的「陰」,相較第二季底成長動能略有改善。

這項景氣預測發表,由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教授共同主持。然而,該經濟數據比起主計總處的預估3.9%,低了約0.3%;較央行的預估值為3.8%,低了0.2%。

影響今年台灣經濟成長,主要有五項因素,包含了通膨降幅及降速不如預期,降息時點延後及降幅縮小;利率續處相對高檔且時間拉長,壓抑全球投資及消費需求;中國刺激政策,目前仍未效果顯著,復甦的力道不如預期;緣政治風險持續,相關戰事、選舉及貿易爭端不確定性仍存;以及人工智能(AI)應用,帶動科技業投資及產業升級轉型。

今年第一季,國泰與台大團隊指出,由於美國經濟成長仍有韌性、加上中國首季外貿好轉、帶動工業生產,使台灣首季GDP成長率達6.56%,其中八成(約5.5%)來自出口外需的貢獻。但到了第二季,由於中國房市、民間投資、消費持續轉弱,因此,經濟成長將稍微下修。

展望第三季,台灣庫存壓力和緩,且AI相關需求量產,資通訊(ICT)產品相關出口表現強勁;消費動能因景氣成長與股市熱絡而相對穩健,投資可望隨廠商加大資本支出而明顯改善,內外需前景皆趨向正面。 且股市穩健為民間消費帶來正面支撐,抵消物價偏高之影響,月GDP成長動能將溫和攀高。第三季台灣經濟氣候(以月GDP變動率衡量)雖呈現景氣轉弱之「陰」,惟相較第二季底成長動能略有改善,出現機率將在60%以上。

觀察世界主要三大經濟體的景氣預測,基本上呈現分化。首先看美國,由於民間消費、政府支出、廠房投資,與淨出口值下修,加上未來隨著超額儲蓄用盡、就業市場出現降溫跡象,今年的GDP年增率將由去年的2.5%,溫和降至2.4%;2024年的核心通膨(PCE)部分,因就業降溫與與聯準會高利率政策持續,可望從去年的4.1%降至2.8%,並朝向「2%目標」的邁進。中國部分,

中國經濟成長的預測值約 4.2% 至 5%,需要重視的風險在於,歐美各國貿易保護主義的風險持續升溫,對中國額外課徵進口關稅,進而壓抑中國對外貿易。歐元區則是今年第一季GDP的季增率重返成長,且受益於通膨放緩加上歐洲央行(ECB)已於六月初起動降息,預期今年景氣將持續緩步復甦。根據《彭博社》調查,今年GDP預估成長0.7%。

最後,國泰團隊提醒,雖將國內的經濟成長率上修至3.6%,但仍面臨美中景氣波動、通膨死灰復燃、美國大選等挑戰。此外,徐之強表示,「國內目前最關注的議題,還是通膨的控制。」國泰與台大團隊預估,今年台灣通膨的年增率約為 2.1%,原因是服務通膨維持僵固,電價調漲之傳導效應。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歐洲央行待通膨降溫 樂觀放行量化寬鬆
對台灣前景有信心 賴清德:經濟發展適逢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