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主委首備詢》劉鏡清強調:AI產業用電量大 「可能暫時」不考慮核能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劉鏡清今(30)日前往經濟委員會首次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詳盡報告了20分鐘。(攝影/李海琪)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劉鏡清今(30)日前往經濟委員會首次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國民黨多位立委關注核電議題,民進黨多位立委則更多聚焦於近期三讀的國會改革法案。

劉鏡清報告表示,未來4年將以3大主軸進行施政,包含「創新經濟」、「均衡台灣」以及「效能政府」,其中創新經濟之重點在於賴政府的五大信賴產業,國發會要以半導體、AI產業雙主軸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成立Taiwan Tech Hub,打造軍工、安控、通訊生態系,促進生態鏈整合。 

劉鏡清指出,台灣在半導體領域中的晶圓代工、IC封測的全球市佔率於112年分別達65%、53%,而IC設計、設備、材料則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是未來努力方向,希望能讓產值翻倍,同時也能帶動高薪就業人口數。

另外,在AI產業,台灣在伺服器產業佔9成,晶片、主機板製造全球市佔高,較為弱勢的部分為應用服務,僅佔全球1%,未來將持續強化發展AI應用解決方案,如智慧交通、醫療等。 

強調「非核家園」目標並未改變

劉鏡清28日與媒體會面提及核能重啟有3大前提,包括社會共識、安全無虞、符合法規,並且首要盤點3重點,電夠不夠、低碳的電夠不夠、能否符合2050淨零目標,在特定原則下不排斥核能。

立委鄭正鈐詢問,劉的意思是否為在電不足的情況之下,重啟核電、核電研議是可行之法?目前法令問題,國會也正醞釀著修法的氣氛,劉鏡清鬆口提到幾項前提,是否表示政府的能源政策可以調整? 

針對可行性問題,劉鏡清否認並強調,「我沒有說可行」,重啟或延役核電除了需要符合法規,新政府跟新國會的協議也牽扯到台灣的社會共識以及是否安全無虞,這些都必須先解決,產業界要的安全、穩定的供電,對電力來源並不關切

能源政策目標是否改變,劉鏡清連續2次強調,目前非核家園的長期目標並沒有改變,至於2025年非核家園能否達成,「我不知道」,並且依照法規,明年核三2機組一定得停下來,就算重啟也需耗時5.6年;至於電力足不足夠,問兩次台電都說電力夠。

鄭正鈐指出,112年台灣毛發電量佔比中,低碳電如再生能源、核能、抽蓄水力僅佔16.7%左右,顯見低碳電進步空間很大,能源政策勢必需要稍作調整,並且業務報告也說到台灣AI相關產業對全球貢獻巨大,而一台AI伺服器用電量就是傳統伺服器十倍,目前我國也並無國家級算力中心。劉鏡清回應,台電對於成立算力中心也認為電力是足夠的。 

不過奇怪地是,鄭接著指出,先前台電直接對他說,若要成立算力中心,電力會是大問題,所以新竹以北要成立中心不太可能,除非有重大公共建設,「這是台電給我的答案」。與劉鏡清得到的答案顯有出入,對此劉回,這他可能再去多了解。 

「暫時可能」不會考慮核能

立委楊瓊瓔指出,產業界向台電提醒,未來AI發展將增加30%以上用電量,另外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也都呼籲重啟核能的可行性,國發會是否會列入討論項目之內?

劉鏡清說,他的邏輯很簡單,如果電夠就不需要考慮核電,電不夠就需要考慮,以目前台電的回覆,「可能短暫不會」,他補充,電的部分,已經就產業觀點跟台電做盤點,台電回應,即便核電停掉,電還是足夠。 

不過,對於此回應,楊瓊瓔認為,國發會身為政府的心臟、腦袋,不能一直「台電說」,必須自己親自好好檢視才可以。立委呂玉玲則認為,如果電力真的足夠,為何桃園常常在停電跳電,「你要有自己的判斷」,電力情況到底如何。 

產業界出身的劉鏡清表示,與產業界密切溝通交流,如今整體用電狀況比2年前改善很多,至於桃園常跳、停電,剛好台電有報告過,「整個電網韌性有很大的問題」,台電的回答是這樣;他強調,台電2次強烈說明,並未有缺電現象,產業界也沒有反映過缺電這件事。 

長期淨零碳排做得到,認為綠能產業已突破瓶頸,看好綠氫 

劉鏡清認為,長期達到淨零碳排是做得到的,因為氫能源發展會越來越快速,2035年綠氫有機會商轉,過渡期也有藍綠氫可做過渡,藍綠氫應用不只在電廠,如今企業也在推動用於備用電源,「這些都是進行式」。劉鏡清表示,綠氫2035年有機會商轉,但世界各地不少地方都已經在使用氫這項能源,包括日本關西機場的備用電力,空中巴士也號稱2035年將要做綠氫飛機。 

至於呂玉玲提及,五大信賴產業與蔡政府的六大合新戰略產業相比,缺少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是碰到瓶頸了嗎? 

劉鏡清則回答,該產業已經突破瓶頸,舉例而言,一開始做水下樁是9個月做一支,主要因為3D焊接精度、鋼構不足,現在已經可以一個月做9支,可見已經克服艱困狀態,進步到可正式商轉的環境。

面對國民黨立委謝衣鳯詢問,政府在淨零排放的路徑上,有何計畫或進展。劉鏡清表示,台電預計明年將推動一項大工程計畫,將在電廠中裝設綠氫轉換的實驗工程,若最後實驗效果佳,其他機組也會跟進,此案已經申請、尚未核定,希望進行細部檢討與規劃。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108課綱上路五年》立院公聽會 專家批評「學習歷程檔案」淪為「軍備競賽」
外交部長林佳龍立法院首發備詢 邦交國、CPTPP、美國總統大選為三大考題
跨出兩岸交流第一步!卓榮泰宣布既定赴中團可照常出團 未來目標國際千萬旅客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