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鬆口 核能政策尋求全民共識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22日鬆口,能源政策將尋求全民共識,核能議題上的核定會有一些決定。(姚志平攝)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22日鬆口,能源政策將尋求全民共識,核能議題上的核定會有一些決定。(姚志平攝)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時,未提及「非核家園」政策,外界認為廢核立場是否已鬆動。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22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表示,站在國發會立場,尋求全民共識下,政府在核能議題的核定上能做一些決定,強調政府以提供充裕、穩定的供電,為最大目標。

綠電達不到20%目標,高仙桂昨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表示,綠能仍是新政府重中之重的施政。立委張啓楷質詢表示,政府再生能源努力了8年占比僅1成,更嚴重的是7月核三廠一號機將停機除役,有3.5%占比的發電量不見,用簡單數學概念做加減,台灣電力供給當然不足。

高仙桂回應,台灣因應核電除役,能源結構已做了全盤的調整,如減煤、增氣(天然氣),但她也贊同,能源政策要做滾動式的檢討。

環境部長彭啟明昨首赴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報告,國民黨立委涂權吉提問,針對非核家園,好奇彭啟明的看法如何?彭啟明回應,能源政策屬國家跨部會政策,「我的立場是做到安全、核廢料妥善處理,並凝聚全民共識。」

涂權吉接著再問,若不以核能發電,未來能源政策應如何制定較好?彭啟明說,賴總統希望2030年綠能上升到3成,2050年再調升到6至7成,「再生能源不會用到化學燃料,但核能每個國家狀況不一,全球針對氣候變遷的共識也認為綠能要增加3倍,核能則當成是邁向淨零碳排的工具之一。」

彭啟明提到,外界所稱的核能為綠能,是指歐盟永續分類投資指引,將核能短暫變成可投資項目,但指引列有但書,新型態核能才被認定為綠能,依目前國際認知,核能不是綠能,屬於潔淨能源、低碳能源。另外,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曾通過,核能也是邁向淨零排放的工具之一。

彭啟明強調,國際沒有說不要核能,也沒有說一定要核能,建議盡快凝聚共識,比一切重要。

國科會政務副主委林法正則說,經濟部正進行10年、經費高達新台幣5000多億的變電站、輸電線等布建計畫,國科會接下來將與經濟部合作,推行家庭與大樓能源管理系統,未來台灣電力系統方面,會以再生能源、電動車發電站、儲能等為主,因此能源轉換器的位置將扮演至為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