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科研創業計畫 提升產業創新力

國科會今(9)、明(10)二日辦理「科研創業計畫」商業開發培訓營,邀請已成立新創公司的學長姐團隊分享商品化成果。
國科會今(9)、明(10)二日辦理「科研創業計畫」商業開發培訓營,邀請已成立新創公司的學長姐團隊分享商品化成果。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9)日舉辦「科研創業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國立中央大學與國立臺南大學學研新創團隊展現成果,藉由這樣的方式將科研成果商化,提升我國產業創新能力與競爭力。臺南大學張家欽教授團隊就是由國科會交棒給經濟部,透過跨部會的合作構築產學研新創的生態鏈,推動臺灣產業智慧化與循環。

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處長許增如表示,為了將學研成果商業化,國科會從民國100年開始,投入資金累積48億元,促成約190間公司成立,但是她也提到新創不能只靠補助。

臺南大學張家欽教授提到,鋰電池回收的問題促成他開始這個計畫,因此,團隊把材料拆解再利用,真的不能用了才變成原物料,也就是一種循環經濟的概念,目前已經在實驗室做出完全回收的電池,但是要到商業模式還需要再努力。

另一受邀發表成果的中央大學陳啟昌教授團隊,打造出國內唯一自主設計製造的光纖陀螺儀及光纖陀螺儀慣性量測單元,和國內航空大廠合作,目前已進入試量產階段,產品應用範圍包括無人機、無人載具、小型衛星,陳啟昌教授團隊所衍生新創公司互宇向量公司鍾宏彬執行長表示,目前產品應用有40%在國防領域,40%在航太,正在開發中的則是無人船以及無人潛水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