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開發臺版ChapGPT「TAIDE」 可用語言教學、寫公文

行政院院會會後記者會。(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院會會後記者會。(行政院提供)

 

生成式AI席捲全球,國科會去年(112年)起就著手打造臺版的ChapGPT「TAIDE」(發音為臺德),已經開發出學研版及商用版,兩項模型在寫文章、寫信、摘要等任務表現優異,已可與ChatGPT 3.5相當,也可應用在臺語教學、教育部AI CUP競賽報告檢查系統上。

 

 

「行動創新AI內閣」上任的第一次行政院院會,就由國科會報告生成式AI引擎「TAIDE」的研發進度,國研院科政中心副主任徐玉梅表示,在ChapGPT浪潮下,為了國家發展及保存我國文化,特別打造以臺灣文化為基底,融入臺灣特有的語言、價值觀、風俗習慣等元素,打造具臺灣特色、繁體中文、可信任的生成式AI引擎「TAIDE」。

 

目前已經開發「TAIDE」商用版與學研版兩個基礎模型,兩項模型在寫文章、寫信、摘要、英翻中、中翻英等五大任務表現優異,並具備多輪對話及阻絕產生不恰當回應的能力;此外,TAIDE團隊也跟產學研夥伴發展多元應用,將TAIDE模型應用在農業知識檢索系統「神農TAIDE」、中小學生臺語教學、英語、客語學習等領域,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表示,公部門可以利用模型自己擴大應用,寫公文也不是問題,未來也可應用在醫療、法律等面向。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表示,國科會開發專屬臺灣的生成式AI相當不易,值得肯定,另請國科會持續在AI技術及應用方面持續精進,並偕同相關部會,協助相關加值應用,加速導入業界,讓民間企業提高生產力,並且導入政府部門以及各公共服務領域,讓政府提供更多便民的服務,增進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