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TAIDE計畫 臺版ChatGPT釋出繁中模型助攻百業

記者郭曉蓓/專題報導

隨著全球掀起生成式AI熱,為了加速產業落地應用,國科會推動臺灣繁體中文「可信任人工智慧對話引擎」(TAIDE)計畫,也就是俗稱臺版ChatGPT,去年4月啟動至今,已與產學研合作夥伴發展多元應用,近期更釋出最新以Llama 3為基礎的繁中模組供外界使用。臺灣沒有缺席在這各國AI競逐的世界,助攻百工百業應用生成式AI 創新,搶攻升級轉型的契機。

TAIDE團隊經過產學研一年努力,已開發出基於Llama2的TAIDE LX-7B 可商用版本、TAIDE LX-13B 學研用版本模型,其在寫文章、寫信、摘要、英翻中、中翻英等五大任務表現優異,並具備多輪對話及阻絕產生不恰當回應的能力。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TAIDE團隊今年4月15日公開釋出TAIDE LX-7B模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已有超過6,000人次下載。而Meta 於4月19日公開釋出Llama 3新一代的大型語言模型,為盡快提升以Llama 3為基礎、具臺灣文化的繁體中文模型,TAIDE團隊僅以4天時間即完成模型訓練,並於4月29日公開釋出Llama 3-TAIDE-LX-8B-Chat-Alpha1模型。

臺灣終於有本土的生成式AI引擎,外界應用TAIDE模型在各領域也逐漸開花結果,例如臺南大學開發「臺英語」對話機器人,將TAIDE模型導入中小學生台語教學。中興大學開發「神農TAIDE」農業知識檢索系統,準確且容易理解,農業研究人員、青農都是受惠者。教育部推出基於TAIDE的AI CUP競賽報告檢查系統,可以全面審查參賽報告。政大資訊科學系教授發展TAIDE與司法裁判輔助系統。臺灣中小企銀以TAIDE為基礎,推出知識對話小幫手助理。還有民間單位運用TAIDE在公文系統,可提供自動例稿生成,提高公文撰寫效率,甚至還有質詢稿小幫手。

吳政忠表示,在臺灣製造的「引擎」之上,各界各憑本事思考要「造什麼車」,如今繳出具體成果,這正是TAIDE計畫的最初目標。TAIDE模型可應用在各個領域,對於後續推動百工百業使用AI展現出無限的可能性。展望未來,團隊也將精進現有TAIDE模型,確保本地化模型能與時俱進之外,並將推動協助TAIDE模型導入公、私領域相關應用,建構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態系。

「可信任人工智慧對話引擎」(TAIDE)目前在產業界、學界落地應用,大專校院打造出臺客語對話機器人,結合TAIDE說母語,更具臺灣本土化。(記者郭曉蓓攝)

民間單位運用TAIDE在公文系統,提高公文撰寫效率。未來生成式AI不只改變科技業,也會改變各行各業。(記者郭曉蓓攝)

國科會組建開發TAIDE本土大語言模型,吸引企業、學術界運用,包括銀行、司法、醫療業、農業、政府質詢等各領域。(記者郭曉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