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 煥新迎賓再現風華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民國38年政府遷臺後開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在戰後風雨飄搖的年代,為臺灣的文化藝術發展的先驅。史博館歷經5年館舍建築整修補強,今年2月重新開館,展出運臺古物、戰後日本歸還文物及許多館藏作品,邀民眾共賞戰後臺灣文化經歷碰撞、融合獨特之美,以及見證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的成果。

創立於44年的史博館,最初以臺灣勸業共進會的「迎賓館」歷史建築為館舍基地,自47年起逐年改建,增建兩翼宮牆樣式的國家畫廊,64年改建成現有鋼筋水泥宮殿樣式建築,96年經臺北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後由行政院核定「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108年開工,進行館舍建築整修補強,至今年完工,是見證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的重要範例。

整修重啟 豐富館藏盡現歷史軌跡

史博館肇建之始,定位為以蒐藏、研究文物為基礎,發揮弘揚歷史、文化、教育功能的「文物美術館」。館內收藏包括日本歸還臺灣的文物、河南博物館遷徙來臺的文物,以及史博館開館後收藏的畫家作品,包括臺灣前輩畫家、渡海來臺的大師與臺灣現當代畫家作品。

其中,常設展「在這裡,與大家相遇」,梳理史博館與過往70年臺灣社會文化發展歷程,精選典藏文物110件,透過「傳承」、「聚合」、「鑑古知來」主題規劃,展出史博館運臺古物和戰後日本歸還文物最重要3件國寶《蟠龍方壺》、《獸型器座》、《金柄銅短劍》,以及唐三彩、中華文物箱和馬白水彩墨淋漓的《太魯閣之美》。

開館特展「筆墨豐碑—史博館藏之書畫重寶」則從館藏精選作品200 餘組件,以「筆墨豐碑」為題,規劃「山水華滋」、「生氣宛轉」、「人物神采」、「書藝神思」等4單元,亮點作品包括史博館修復後首次面世的林玉山大師作品《黃牛》、倡議標準草書的于右任大師晚年最重要作品《建館記》、張大千的潑墨大作《夏山雲瀑》與《深山古柏》。

此外,此次整建工程前期,發現民國5年日據時期「迎實館」遺構及榴木等殘件,為此特調整修復工程,並於開館後首度公開此歷史遺構;為呈現這棟歷史建築的複雜擴建歷程,也邀請到建築學者李乾朗教授手繪史博館建築圖5幅,展示於5樓「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建築特展中。

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政府遷臺後開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記者范瑜攝)

此批「奇石」為畫家張大千贈予史博館。(記者范瑜攝)

常設展「在這裡,與大家相遇」展出唐三彩等珍貴文物。(記者范瑜攝)

常設展「在這裡,與大家相遇」展出中華文物箱,吸引民眾駐足、細細端詳。(記者范瑜攝)

史博館展出珍貴古物《金柄銅短劍》。(記者范瑜攝)

(資料來源:臺北旅遊網;記者范瑜整理)

(資料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記者范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