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典藏數位博物館線上展覽成果發表

「國美典藏數位博物館:我腦海中的地方,會真的存在」
「國美典藏數位博物館:我腦海中的地方,會真的存在」

國立臺灣美術館為多元推展典藏品,以林玉山家屬捐贈的林玉山寫生作品及國美館典藏品,進行數位加值應用,推出「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線上互動展」與「國美典藏數位博物館─我腦海中的地方,會真的存在」兩項線上展覽。國美館陳貺怡館長表示,開發數位技術進行典藏展示,已經是博物館必須的選項。

 

國美館表示,「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線上互動展」是從107年林玉山家屬捐贈的林玉山寫生冊及寫生稿(共694件作品,包含2,500件作品圖像)中選件,以林玉山1930年至2000年間豐沛的寫生創作及對臺灣風景、文化的獨特詮釋,來突顯「寫生」在其藝術生涯中的關鍵地位。在本展中共展示了精選後的284件「臺灣風景」寫生稿作品,將藝術家從臺灣北部的鼻頭角至南部的半屏山及離島地區的寫生足跡具體呈現,作品內容包括地點風景、離島、山岳、海岸、泉溪河瀑布等五大主題。

 

另外一檔線上展覽,「國美典藏數位博物館」以「我腦海中的地方,會真的存在」為題,首波同步推出「時光迴廊」與「環境中的創作物」兩大全3D視覺主題的線上展覽。「時光迴廊」展出雕塑大師黃土水近年甫重新出土的〈甘露水〉,以及〈水牛群像〉與〈釋迦出山〉,皆為國美館重要典藏。

 

國美館表示,透過線上展覽,觀眾可隨時隨地深入藝術家的創作歷程,感受藝術作品的獨特之處,「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線上互動展」及「國美典藏數位博物館—我腦海中的地方,會真的存在」不僅是美術館對疫情時代的應變,更新與挑戰了傳統的展覽模式,這樣的展演方式不僅彰顯了科技與藝術的卓越結合,更引領觀眾進入全新的藝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