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匯流溯源雙展 呈現臺灣藝術史

記者劉昕翊/綜合報導

國立臺灣美術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執行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即日起推出「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與「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2檔展覽,呈現明清至戰後1960年代之時代區間的美術鉅作,以多類型展件、多元面向與公眾分享重建臺灣藝術史階段性成果,及臺灣美術史發展特色。

2檔展覽今(13)日舉辦聯合開幕式,國立臺灣美術館說明,「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由黃冬富擔任策展人,深入梳理明清至戰後60年代,橫跨約300年的臺灣書畫美學發展,並以媒材分設「臺灣早期書法」及「臺灣早期繪畫」2大主題,共匯聚122位藝術家、147件作品展出;「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則由黃詠純擔任策展人,完整呈現「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要工作成果,總結國美館在臺灣藝術史的主題研究、重要藝術家的創作史影音紀錄和出版、典藏作品的購藏與修護保存等具體成果,並透過3大主軸階段性的規劃展出。

其中,「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第1階段重點專區為「臺灣美術典藏脈絡與文化傳承」與「臺灣美術作品的保存與修護」,共展出125件作品、30餘件文獻、約100本美術史研究叢書、40部藝術家紀錄片與典藏數位互動應用網站等多元展示內容,展現「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多元實踐方針,生成臺灣文化主體,連結世代之間的文化記憶。策展人黃詠純說明,觀眾在展中可透過多種媒介認識臺灣美術發展的多元特質,進一步看見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其實是許多人的共同努力,期待藉由此次展覽邀請各個不同的世代,凝聚對臺灣美術的共同記憶。

此外,國美館長陳貺怡說,「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自2018年起,陸續典藏800餘件作品,以及完成為數眾多的修復、研究策展、推廣教育、數位互動應用等項目,建構臺灣藝術史知識、為觀眾打造多樣的藝術體驗,也持續記錄跨世代藝術家生平,同時耕耘藝術資產的保存與拓展,希望藉由此次「匯流溯源」及「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將成果展示給國人,且3月底開展至今已受到許多民眾喜愛,上星期日單日進館人數更達到5千人,顯示民眾對臺灣美術史的喜愛。

國立臺灣美術館今(13)日舉辦2檔重量級的「文化部前瞻重建臺灣藝術史專案計畫」系列主題展開幕式。(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場通道特別呈現國美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2項出版計畫。(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以「臺灣早期書法」及「臺灣早期繪畫」2大主題展出,呈現臺灣1640至1945年約300年間的藝術史發展脈絡。(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