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提醒孕期應審慎評估類固醇用藥 避免增加嬰兒感染風險

國衛院提醒孕期應審慎評估類固醇用藥 避免增加嬰兒感染風險
國衛院提醒孕期應審慎評估類固醇用藥 避免增加嬰兒感染風險
國衛院提醒孕期應審慎評估類固醇用藥 避免增加嬰兒感染風險
國衛院提醒孕期應審慎評估類固醇用藥 避免增加嬰兒感染風險

類固醇因為被發現在自體免疫疾病有驚奇療效,是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一種藥物。然而除了月亮臉、水牛肩等外表副作用症狀,過去研究證實長期服用類固醇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因此臨床醫師開立類固醇藥物時多會謹慎以對,尤其近期研究也發現,孕婦在短期口服類固醇會增加嬰兒消化道出血、敗血症與心臟衰竭的風險。

 

過去研究證實有早產跡象的孕婦施打類固醇可以加速胎兒肺部成熟,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率,但並不清楚產後嬰兒的身體狀況,因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姚宗杰醫師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國立台北大學統計所張升懋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洪秀梅副教授及美國哈佛大學陳安安講座副教授合作,針對懷孕期間施打類固醇的安全性進行探究與分析,利用世代研究法分析衛生福利部資料科學加值中心的巨量健康資料,探討婦女在懷孕期間施打類固醇與其子女出生第一年內產生嚴重感染之間的關聯性。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姚宗杰醫師表示,研究團隊在2008年到2019年間共約196萬對母嬰中,有約4萬5千位孕婦曾於孕期施打類固醇,研究結果顯示,孕婦在產前施打類固醇,嬰兒出生第一年內產生任一嚴重感染的風險較未施打類固醇者高出1.24倍,分析特定感染症發現敗血症高出1.52倍、肺炎高出1.22倍,和急性腸胃炎高出1.35倍,進一步分析發現,產前施打類固醇對早產兒與足月兒都有增加嚴重感染的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表示,支持醫學研究向來不遺餘力,這項研究已經在112年8月發表在國際權威綜合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該期刊最新影響指數高達107.7分,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權威期刊之一,未來將持續深化與國衛院的學術研究合作,攜手共創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