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改善空品標準 PM2.5年平均值加嚴

生活中心/高子涵、宮仲毅 台北報導

空氣中充滿各種廢氣與境外污染物,尤其肺癌位居台灣癌症死因榜首,國際環境研究期刊發現PM2.5空汙濃度,會大幅增加肺腺癌風險。國衛院與環境部攜手,執行2期共8年計畫,改善台灣空氣品質標準,將PM2.5 年平均值加嚴為12.5μg/m3,藉此確保國人健康、降低罹癌風險。


空氣污染物呼吸進入人體 增加罹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空氣污染物呼吸進入人體 增加罹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工廠排放廢氣、工地粉塵、燃燒垃圾或汽機車排氣,還有隨季風而來的境外污染物,每一天吸進肺部的空氣,充滿各式各樣環境污染物。為確保國人健康、降低罹癌風險,國衛院要將PM2.5的標準門檻再提高!國衛院環醫所研究員 陳裕政指出:「汙染源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管控,都要花很多錢,那你不降(PM2.5)濃度很高,會生病也要花很多錢。所以我們考量經濟的成本、考量健康的成本的花費之後,發現那一個交叉點再12.5左右」疫情過後民眾不必隨時戴口罩,但空氣中污染物,卻伴隨每一次呼吸進入人體,增加罹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空氣污染物呼吸進入人體 增加罹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空氣污染物呼吸進入人體 增加罹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國衛院攜手環境部,執行8年計畫,改善台灣空氣品質標準,將PM2.5年平均值調整為每立方公尺12.5微克。國際環境研究期刊,分析環境部20年來全國PM2.5空汙濃度監測,比對台灣肺癌登記資料發現,持續暴露在PM2.5環境中超過30年女性、不吸菸者、65歲以下成年人,肺腺癌風險大幅增加。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 蔡麗娟強調:「PM2.5是台灣肺腺癌,罹患肺腺癌一個很重要的危險因素!所以居住在空汙地區的民眾,希望藉由肺癌篩檢,能夠更早期去發現!」預防勝於治療,生命環境本為一體,誰都不希望,空氣汙染成為惡性循環,吸進致命的一口氣。





原文出處:空氣污染物呼吸進入人體 增加罹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連續暴露PM2.5環境30年 罹肺腺癌風險高於吸菸
「無聲殺手」肺癌難發現 美醫療業導入機器人「揪癌」
惡劣!台南某膠帶工廠非法偷排廢氣 空汙費短報至少123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