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無人車 滅蚊新利器

國衛究院開發具有攝影、噴水、噴藥功能的搖控車,是深入溝渠及下水道消滅蚊蟲的利器。(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國衛究院開發具有攝影、噴水、噴藥功能的搖控車,是深入溝渠及下水道消滅蚊蟲的利器。(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18日公開滅蚊利器,利用具有攝影、噴水、噴藥功能的搖控車深入溝渠及下水道,觀測病媒蚊孳生情況,並可同時噴灑殺蟲劑,或用高壓水槍沖洗溝渠以破壞蚊蟲孳生環境,這套系統正於高雄市之下水道進行作業。

國衛院指出,登革熱是種由斑蚊為媒介所傳播的傳染疾病,屬於第2類法定傳染病,疫情流行區域主要位於熱帶及亞熱帶性地區,全球每年平均超過3億9千萬的人感染。然而隨著全球氣候暖化以及新冠疫情後的國際與國內人流移動增加,今年初登革熱在台灣南部就陸續爆發疫情,今年的梅雨及颱風更讓防治計畫遇上嚴峻挑戰,造成登革熱疫情往中北部城市蔓延,如何加速消滅病媒蚊孳生源的速度,幫助目前疫情的控制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國衛院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韋良於107年間與高雄市衛生局、經緯航太等單位合作,利用改裝的無人地面車輛系統調查高雄市5個行政區之下水道斑蚊生態,並以殺蟲劑噴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有斑蚊出現蹤跡的溝渠,溝渠病媒蚊密度指標由0.62降至0.19,證實能有效降低病媒蚊孳生。

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指出,無人車可遠端無線遙控及人工智慧辨識影像判別蚊種,可大幅提升效率及改善人力巡查限制,若能搭配航空無人機與地下無人車系統同時進行空中、地面及地底的觀測監控,可更完整的掌握城市中病媒蚊孳生情形,更精準地進行化學及生態防治措施,有效降低登革病毒傳播。

劉韋良表示,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無選擇性,一旦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除了民眾可自行清除的病媒蚊孳生源,地下管道的監測與病媒蚊防治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許多地方人力不易到達且危險,成了蚊媒傳染病的防治死角,新開發的搖控車就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