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研發重組蛋白 有望降低新冠血栓炎症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超過3年,許多確診者死亡主要原因,除了肺部發炎就是血栓炎症。

國衛院獨步全球研究發現,確診病患的驗屍檢查中,各個器官都存在血小板的血塊和微血管病;而誘發血栓炎症的關鍵因子,就是血小板中的「脾臟酪氨酸激酶、偶聯C型凝集素受體2」,簡稱「CLEC2」。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說明,「為了要證明它真的是關鍵因子,我們還用了基因剔除小組。就是在一個特別的老鼠裡面,我們把CLEC2這個關鍵因子把它剔除掉,就發現剔除掉了這個血小板,它就沒有辦法去強化這種NETs的形成。」

研究團隊發現,CLEC2與新冠病毒的棘刺蛋白受體結合域,有直接的交互作用,引起「嗜中性白血球」活化,產生「聚集型、嗜中性球胞外捕捉」,簡稱「NETs」,進而引發肺部嚴重發炎損傷,而肺部就是製造小板的重要器官。

不過在動物實驗證實,只要重組CLEC2蛋白,就能減少小鼠產生血栓炎症。

國衛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宋佩珊指出,「小鼠實驗結果裡面的話,以栓塞來說,減少的程度大概是60%到80%。」

國衛院強調,這個新的重組蛋白,對於Omicron等新冠病毒變異株,在動物實驗證實也具有同樣效果。目前已申請專利,未來將技轉給生技產業,可望不久的將來進一步研發成藥品,用於治療新冠感染者甚至長新冠患者,以減少後遺症。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國衛院開發安毒成癮治療模式 平均完成率達72%
國衛院研發強效止痛藥 大幅減少副作用
國衛院研發成功 全台首部高階腦部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