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致力籌獲無人機 規劃與民間合作培育飛操手

台東的空軍太麻里靶場作為無人機試驗場,近期很熱鬧,多次被民眾直擊有無人機起降,外界研判可能是軍方在培訓飛操手。

針對無人機運用在俄烏戰爭、以哈衝突大放異彩,國軍加緊腳步籌獲各式無人機,中科院持續研發銳鳶、騰雲二代無人機,向美方採購的MQ-9無人機,預計2026年交付。

國軍要採購3000多架無人機,但目前三軍飛操手只有210位,對此,國軍規劃成立無人機訓練中心。

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無人機有多少,人員就要訓練多少,是我最基本的目標。期望是操作手要多於無人機,但一定是讓無人機的操作沒有顧慮,不會隨便抓人來操作,都是經過訓練。」

為了解決飛操手人力不足問題,國軍也與民間公司合作培育無人機的種子教官,考取民航局證照,經緯航太獲得承辦,將在4月8日開訓第一梯次,總計要訓練操作手320人次,不過立委認為訓練量能不足,應提高到1000人次,並從民間挖掘人才。

邱國正回應,「我們從民間招聘來的人,假如具有這種專長,獲選率必然是高。」

至於1年期義務會不會投入無人機訓練,國防部表示,會視役男是否符合專業,安排相關訓練。此外,有立委關切國產的無人機要如何去除紅色供應鏈?

國防部採購室主任趙亞平指出,「我們全面禁止陸製品,百分之百禁止陸製品。我們是看進口報單產地。」

國防部強調,軍用無人機100%禁止使用陸製品,會針對進口料件進行查核,防止廠商洗產地、蒙混過關。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中科院自製騰雲無人機 墜台東活水湖
無人機新法將上路 農用無人機亦受規範
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將辦無人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