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105公厘雲豹戰砲車」亮相 同美軍M1A2T戰車有「獵殲」功能

國造105砲雲豹輪型戰砲車首次亮相。軍聞社
國造105砲雲豹輪型戰砲車首次亮相。軍聞社


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今(6/25)於南投兵整中心,首次展出「105公厘輪型戰車」研製樣車,該戰砲車因比陸軍要求的「車高3公尺以下」略高,仍被質疑,不過軍方人士表示,經重新設計計算可降低高度,符合陸軍需求;尤其該戰砲車也具備美軍M1A2T戰車相同「殲獵」(Hunter-Killer)功能,能循環接戰,大大提升了攻擊效率。

國造105砲雲豹輪型戰砲車首次亮相。軍聞社
國造105砲雲豹輪型戰砲車首次亮相。軍聞社

台灣對美採購的M1A2T戰車,具獵殲功能,負責砲塔研製的中科院林彥光上校也證實,今天戰砲車具備類似功能,並能節省時間、提高攻擊效率。

所謂獵殲,美製新款M1A2與舊款M1A1最大的差異在於,舊型的M1A1接戰時,車長與射手被迫觀看同一目標,因此接戰結束後車長才能繼續搜索,但M1A2的車長可以在目標賦予並經射手識別目標後,隨即進行新一輪的搜索,達到循環接戰目標。

國防部今公布「105公厘雲豹戰砲車」外型,並於軍備局位於南投的產製中心進行50%正斜坡、30%側斜坡、波浪路面、高速煞停等項目測試,而該戰車也不負眾望,在所有測試中都合格過關。除此之外,該戰砲車在之前也在「行進間射擊」42項測試中,有40項合格;也完成初期作戰測評,執行主次共91項,同樣也合格。

兵整中心今於車輛測試場進行「105公厘輪型戰車」靜、動態展示,並近距離觀察500公厘厚度鋼板遭該車105公厘脫殼穿甲彈貫穿的實品展出。

軍備局生製中心指出,「105公厘輪型戰車」依國軍「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及陸軍需求辦理,於民國108年至112年完成兩輛樣車開發及科研初期作戰測評。此案由國防部軍備局及中科院等單位分工合作,第202廠負責全系統整合及新式彈藥開發,第209廠職司底盤載具,中科院則專責砲塔系統,全案於民國112年2月完成樣車研發測評,同年8月完成初期作戰測評,並通過軍種測評總評「合格」,成為第一輛由國人自力設計製造、擁有全部智慧財產權的輪型戰車。

軍備局生製中心並表示,該案後續將依軍種需求優化車身高度等項,以納入國軍武器選擇方案,待日後軍種提出作戰需求並完成建案後,可有效支援軍備需求,籲請國人持續給予支持與鼓勵,蓄積國防自主的研製成效與能量。

更多太報報導
雲豹105輪型戰車來了!能擊穿500公厘裝甲
年底38輛抵台!售台M1坦克已交14輛人員在美訓練中
應對中共99式挑戰 國防部拍板M60A3性能提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