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防詐、理財講座 建立正確觀念

記者范瑜/臺北報導

為提升學生防詐騙意識及正確投資理財觀念,國防醫學院昨日舉辦「防範詐騙及理財規劃」講座,以「常見詐騙手法」及「理財規劃」等主題,輔以實際案例詳細解說各類型詐騙手段,強化學生防詐騙敏感度,並透過正確投資理財觀念,穩健累積財富。

「防範詐騙及理財規劃」講座由國防醫學院政戰主任陳上校主持,邀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文德派出所警員劉忠穎、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國醫中心分行經理許幸珍、理專葛軒君,進行詐騙案例分析及理財觀念分享,期使學生了解詐騙手段,以防範遭不法分子詐騙。

劉忠穎指出,根據165反詐騙平臺統計數據,詐騙被害人多以20至29歲的學生為主,詐騙手法多以假投資、釣魚簡訊(惡意連結)、解除分期付款、盜用LINE帳號、中獎通知等方式為主,網路中暗藏許多詐騙陷阱;若有任何疑問,都可撥打24小時的「165反詐騙專線」諮詢,即時查證,避免受騙。

針對投資理財部分,葛軒君表示,股票、期貨、債券、儲蓄險、定存為常見投資工具,而各種投資工具皆具風險及機會,投資前需評估自身對金融工具的了解、投資理財的目的、可承受風險等,除建立正確金錢價值觀,並依個人開銷適度預留日常生活費,妥適進行財務分配,以滿足不同階段的需求與目標。

國防醫學院舉辦「防範詐騙及理財規劃」講座,強化學生防詐騙意識及正確投資理財觀念。(記者范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