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無保密警覺 亡羊難補牢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最近兩件新聞曝露出軍方毫無保密的警覺性,恐成為我國安最大的短板。一是陸、海軍採購刺針肩射式防空飛彈數量,由500枚大增至2530枚。由於在美方尚未批准前即公布預算,恐怕會讓軍購案發生變數。二是國防部進行官員財產申報作業時發生嚴重疏失,居然將部長乃至軍情局化名人員等機敏性個資普遍發給各單位,此舉可能大幅損傷國軍的情報戰力,後果相當嚴重。

日前國防部在辦理所屬人員財產申報時,將人員名冊隨個人申報資料以電子郵件傳送給申報人及各軍種所屬單位,包括上校階以上將官、參謀總長、部長等個資全部流出,就連極機密的軍情局、電訊發展室及網軍駭客等機敏人員的個資都外洩,造成地下情報網絡全部人員個資外流。

由於軍事情報局人員身分屬極機密,因此在單位內、外都使用化名,但該名冊卻詳列軍情局申報人員的真名,讓情報員身分曝光,國軍的情報戰力可讓敵人一覽無遺,若要重新部署短期間內無法完全接替,只能東調西挪,依然是原班人馬。而且情報人員培養不易,短期內想要新手接替的可行性極低,因此這次洩密事件影響頗大。

國共內戰之所以國軍兵敗如山倒,就是保密防諜沒落實,很多機密資料為共軍掌握,諸如兵力部署、戰略位置調整、後續應援兵力調動等,甚至國軍主力撤退路線,都被共軍詳加掌握,最後大敗只能撤退來台,歷史殷鑑不遠,值得國軍警惕。

無獨有偶,國防部在明年軍事預算中對海軍所採購的刺針飛彈,從原本500枚暴增到2530枚,金額達690億元。然而目前美方尚未同意出售,消息提早曝光就有可能因政治因素被阻撓,可能會對後續需求作業產生干擾,甚至往後延宕,因此以往在軍售項目未拍板定案前,軍方都儘量以低調保密進行為原則,避免敲鑼打鼓而胎死腹中。此次國防部搶編預算不只有作業程序上的爭議,對於保密的考慮也不夠周延。

台灣是一個高度民主社會,資訊自由而且流通快速,任何機密資料一經釋出便如水銀瀉地般四處流竄,一發不可收拾。所以軍方保密作為的事先防範非常重要,必須滴水不露,否則再好的武器裝備所能發揮的戰力都非常有限。

此外,由於國際政治情勢動盪,造成我國能從美國獲得的軍售武器管道不若以往便捷,在外力干擾下亦很容易破局,使美國只能賣給台灣一般性的武器。因此軍售、軍購必須保密低調進行,事成之後再行公告周知,才不會造成買不到先進裝備的窘境。

這兩個事件難以亡羊補牢,但凸顯軍方的保密措施必須立即強化,以免再不斷失血。(作者為前空軍中將副司令、國立清華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