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海空戰力提升計畫 去年增加逾2萬就業人口

國防部自2022年至2026年,推動「海空戰力提升計畫」,並分年編列特別預算。國防部書面報告指出,釋商成效達81.9%,參與廠家計有1735家,去年增加就業人口2萬2513人,有效創造國防安全與擴大產業鏈經濟動能效益雙贏目標。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7日邀請國防部報告「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進度及執行成效」,並備質詢;相關書面報告今送至立院。報告指出,「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自2022至2026年度,編列特別預算共新台幣2369億5000萬餘元,以8類10項專案籌建岸置反艦飛彈、高效能艦艇、海巡艦艇加裝戰時武器、萬劍飛彈、無人攻擊載具、雄昇飛彈、陸基防空飛彈及野戰防空飛彈等武器系統。

國防部指出,本計畫在2023年獲賦特別預算685億餘元,規劃籌建各型飛彈、儎臺、軍事設施及通訊指管裝備等4項;其中去年已依計畫產製各式飛彈,並解繳軍種擔任戰備任務,執行進度100%;去年度依計畫完成各專案武器裝備及軍事設施,並移交軍種執行戰備任務,執行進度100%;通訊指管裝備籌獲進度,也已完成產製及解繳,交付海軍、海巡署運用,執行進度100%。

至於儎臺籌獲進度,報告指出,除高效能艦艇外,全案已依計畫完成機動飛彈車等各式儎臺產製,執行進度94%。因高效能艦艇第4、5艘艦受限於外購射控雷達原廠產能不足延遲到貨影響,未能於去年12月交艦,但經過中科院指派高階人員赴原廠盯催,已於今年2月全數到料,並於3月26日完成全案5艘艦艇交艦任務。

針對釋商成果,國防部指出,2023年度釋商規劃498.5億餘元,採購簽約408.3 億餘元,釋商成效達81.9%;已執行採購釋商計4344案,參與廠家計有1735家,跨足機械、電子、營造、資通、造船、汽車、化學、光電等各產業,產業衍生效益達816.6億餘元,增加就業人口2萬2513人,有效創造國防安全與擴大產業鏈經濟動能效益雙贏目標。

針對今年執行規劃,國防部說明,今年年獲賦特別預算489億6334萬6000元,規劃籌建雄風、天劍系列、天弓三型及劍翔無人機等各型飛彈、機動儎台等各式裝備及軍事設施,針對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各項專案,依續由國防部依規劃期程督管建案軍種及中科院落實執行,滿足年度量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