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日民團辦論壇籲政府深化國際兩公約精神與世界人權宣言接軌

多個民間組織,為響應聯合國國際人權日在台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論,呼籲政府營造沒有法稅迫害的幸福家園。(主辦單位提供)
多個民間組織,為響應聯合國國際人權日在台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論,呼籲政府營造沒有法稅迫害的幸福家園。(主辦單位提供)

▲多個民間組織,為響應聯合國國際人權日在台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論,呼籲政府營造沒有法稅迫害的幸福家園。(主辦單位提供)

為響應聯合國國際人權日,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法稅改革聯盟、台灣人權文化協會等多個民間組織於昨(十)日在台灣大學應力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論壇,會中呼籲政府,深化國際兩公約精神與《世界人權宣言》接軌,營造沒有法稅迫害的幸福家園。

太極門掌門人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致詞指出,在區域性戰火與衝突不斷的二0二三年,人與人或是國與國之間,經常為了權力及名利而忘卻良心、違背真理,因「誤解」而埋下衝突的禍根,因「對立」而忘了「尊重」,使用「暴力」讓「理智」蕩然無存。

洪道子也提到,真正能夠化解各種負面能量的,即是每個人與生俱有的良心,一念之善,形成蝴蝶效應,可造和平之境。

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副院長城仲模表示,洪道子博士創立太極門,在亞洲、在全世界散發能量很不容易,希望組織繼續發展發揚光大。目前世界有二個地方還在戰爭,希望大家匯聚善良能量,陽光照亮我們國家、全世界。

第五屆監察委員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所兼任副教授仉桂美認為,人權的尊重是普世價值,太極門案八十一年度尚未解決,這個案子,同樣的事件,同樣的法理,同樣的法律保留的基礎,可是判決出來卻不一樣,重點還是在國稅的部分。任何一個案子,如果沒有辦法合乎社會通念或者是法理的基本原則,就應該有翻案的空間。

前法官真理大學財經學院法律學系副教授林燦都指出,憲法第十五條規定人民有訴訟權,訴訟最重要就是程序正義,行政法院是司法機關,當發現行政機關錯誤違法而撤銷,但卻還是發回原處分機關,代表權力分立有問題。

中正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張進德指出,財政部「要稅、不要法」的傳統思維,只著重「防止逃漏稅」而未考量國際競爭力,讓台灣人才外流、喪失國際競爭力;「要稅、不要法」案例多不勝數,著名的太極門冤案即為一例,太極門並非補習班,亦非收入,而係贈與事實,僅管事證明確,行政法院亦撤銷,惟國稅局依財政部「要稅、不要法」之指示,拖延二十餘年,創下古今中外最惡劣之紀錄。

參與論壇學者專家不約而同,認為台灣法稅侵犯人權問題嚴重,一致支持法稅改革,期待政府能深化國際兩公約精神與《世界人權宣言》接軌,營造一個沒有法稅迫害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