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警組織秘書長英國候選人:確保不被任一國濫用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8日專電)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11月將在蘇格蘭舉行大會並任命新秘書長。代表英國競選、現任INTERPOL警務執行長(相當於副秘書長)的卡瓦納今天說,確保國際刑警組織體系不被任何一個成員國濫用很重要。

卡瓦納(Stephen Kavanagh)是在回應中央社提問時作以上表示。他未正面回應中央社關於讓台灣直接參與INTERPOL平台、以及中國對INTERPOL有多大影響力的提問,但他提到,確保沒有任何一個成員國可濫用INTERPOL體系、防止INTERPOL的「紅色通緝令」機制遭濫用,十分重要。他說,INTERPOL為此已經投入大量資源,強化分析師、律師及其他專家陣容。

呼應跨國犯罪日益猖獗的現實,卡瓦納提到,從事毒品交易、洗錢等犯罪活動的人會試圖以「邊界」和「衝突」為屏障,盡可能擴大他們的財富;INTERPOL將在章程允許範圍內,致力確保罪犯無所遁形,並善用INTERPOL體系之外的能力。

國際刑警組織秘書長一任5年,可延任一次。根據秘書長選拔規定,執委會將面談並初步篩選出幾位候選人,最終推舉一位交由大會經簡單多數決任命。

國際刑警組織官網顯示,與卡瓦納一同爭取執委會提名的,有來自尚比亞、巴基斯坦和巴西的秘書長候選人。本屆執委會成員包括中國代表。

國際刑警組織不是聯合國專門機構,台灣爭取成為觀察員多年。若要成為正式成員,根據章程,需經大會表決2/3同意。

台灣一名參與國際刑警組織推案的官方人士透露,中國強推「一中原則」、「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給台灣參與INTERPOL平台、使用資料庫設下重重障礙,阻礙全球合作打擊犯罪。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4月初曾刊登與卡瓦納的專訪。根據報導,卡瓦納說,他將「正直」處理地緣政治挑戰。

據英國政府發布的資料,卡瓦納在英國和國際組織有超過30年的服務經驗,曾領導多項大型執法行動,並以「面向全球」的國際刑警組織秘書長候選人自居。

他今天在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發表年度安全演說並回應聽眾提問,數次強調隨著當今犯罪樣態日益跨國界、跨領域,突破實體與網路空間界線,且規模、速度及複雜度前所未見,應對犯罪活動更需具備「全球思維」及集體責任感,並納入更多非官方及執法機關以外的專業人士和利害相關人。

他並提到國際刑警組織保持中立、不受特定國家影響,以及各國打破「本國中心」思維的重要性。

卡瓦納2020年起擔任國際刑警組織警務執行長,任內推動「紅色通緝令」改革。

多年來,INTERPOL遭批評通緝令發布機制不透明,而俄羅斯和中國是最常被法律界和維權組織點名濫用通緝令的國家,包括用於緝捕異議人士。2022年,INTERPOL罕見公布「紅色通緝令」相關統計,期間為2017至2021年。「紅色通緝令」是INTERPOL最高級別緝捕通報。

卡瓦納今天對網路犯罪有不少著墨,包括人工智慧(AI)及深偽(deepfake)技術的犯罪應用。

他舉例,曾有一名服務於聲譽卓著跨國企業的職員在參加一場視訊會議後,向指定帳戶匯款總計2500萬美元(近新台幣8億1000萬元),後來才發現整場會議,包括所有其他出席人員的面容、動作和聲音,都是生成式AI傑作。

此外,網路犯罪給非洲各國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可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10%。在世界不同地方,犯罪組織的財力和影響力甚至可超越小國政府。

網路上的兒童性剝削也日益猖獗,許多活動受惠於加密功能。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近日發布的調查指出,去年有超過3億兒少成為網路性虐待及性剝削受害者,包含未經同意被拍攝和分享性影像。

卡瓦納說,相關數據十分可觀,但持續增長。同時,這凸顯當代犯罪的特性:遠距、得以與受害者的創傷隔絕,讓「同理心」顯得奢侈。(編輯:張芷瑄)11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