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結合在地 高中推移工文化、永續農業課程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6日電)教育部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中程計畫,鼓勵結合在地觀點,有高中研發移工文化踏查課程,增強跨文化溝通;也有高中發展永續農業課程,瞭解全球化與在地化農業生產的趨勢。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今年起委託新竹高中承接「國際教育課程中心」,協助各校開發專題研究、社會領域探究實作等課程,並與其他學校互動。

新竹高中便研發了「文化交匯:中壢移工文化」的實地踏查課程,帶領學生正視移工文化背景與歷史脈絡,透過走訪移工社區、拜訪清真寺,與移工進行交流,學生對移工在台灣社會中的角色和貢獻有更深入的認識,學習尊重、包容多元文化。

新港藝術高中則研發「從產地到餐桌」國際教育課程,結合農場體驗、烹飪,並結合國際教育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元素,一方面培養實作經驗,同時也學習農業永續發展「越在地、越國際」的觀念和趨勢。

教育部表示,將持續透過國際教育課程中心校際研討和培力活動,促進學校間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動國際教育課程發展。(編輯:陳政偉)11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