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拜登亮底牌俄國會超不爽 國內油價10/24起汽柴油各降0.1元/升

台灣中油10/24凌晨零時起,汽、柴油每公升各調降0.1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8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0.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2.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6元」。

圖片
最新油價資訊。取自台灣中油

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受美國11月頁岩油預估產量達910萬桶/日、美國擬再釋出戰略儲油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下跌。本週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下跌4.22美元(採購原油價格從93.72美元/桶跌到89.15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192元、來到32.03臺幣兌換1美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3.14%

圖片
OPEC+大幅減產,美國釋放出11月頁岩油預估產量達910萬桶/日訊息。取自埃克森美孚

雙重平穩機制續啟中

按照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計算後汽、柴油應調價格高於本週參考零售價格,每公升應該各調漲3.8元及5元,但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油各吸收3.8元及5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仍超出30元,再進一步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後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再吸收0.1元。雙重平穩機制啟動下,汽、柴油每公升共各吸收3.9元及5.1元,國內汽、柴油實際價格每公升各調降0.1元。

圖片
中油與亞洲鄰近國家油價均價比較。取自台灣中油

OPEC+拜登政府跳腳

唉~這油價總是由他、不由我的。說起現在的能源價格其實就是影響各國通膨的很大元兇之一,而國際原油價格目前之所以處於高水位,這又跟地緣衝突-俄烏戰爭有很大的關係。畢竟,俄羅斯是能源大國,當然烏克蘭亦是糧食輸出重要的國家。Anyway,當俄羅斯為了經濟能支撐戰爭龐大開銷、與沙烏地阿拉伯聯手在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的會議中,決議11月開始美日減產200萬桶原油輸出,一度造成布蘭特原油從82.49美元/桶反彈至99.51美元/桶。這下正在高通膨中備受煎熬的美國、拜登政府還不跳腳,於是也開始展開了新一輪抑制油價、抑制能源通膨的措施。

圖片
國際三大原油指標最近價格趨勢表。取自經濟部

期中選舉到了油價絕不能高

我們之所以把美國和拜登政府分開,原因在於拜登政府面對即將到來的期中選舉,拜登必須讓美國民眾感覺油價是很有感的降下來,但OPEC+大幅減產擺明是在作對、要把「油價控制權」掌握在產油國手上,可這強扭的瓜並非真正、健康的供需環境、是條苦瓜。導致全世界的人民都必須在通貨膨脹中痛苦的過日子,令全球難受的加害者不就是俄羅斯普丁發動了侵略戰爭使然,而沙烏地阿拉伯為主的OPEC則是趁火打劫者。

因此拜登也很快地作出一連串反應,釋放戰略儲油、提出67-72美元/桶的美國緊急石油儲備油價來刺激石油公司進行更多的鑽探。此舉也等於把美國希望維持的原油價格底線告訴了石油業者、告訴了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是一種石油業者有合理的利潤、消費者有合理的油價下的平衡。

圖片
以沙烏地阿拉伯為主的OPEC主要石油輸出國聯手石油生產夥伴國,企圖透過大規模減產拿回油價主導權。取自Aramco

需求急凍大過於供給削減

有沒有效?主要還是要看「需求面」。FedWatch美國升降息預測11月升3碼已經高達95%,因此這端由美國帶起的經濟急凍是不變的。那12月呢?美國股市受到鴿派表示利率過高可能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激勵反彈,讓外界解讀Fed「只」會升息2碼的機會變了了。若從FedWatch的動態預測來看,現在升兩碼機率51.8%、升三碼機率45.6%,的確,押升兩碼的比例是暫時佔上風。

但克里夫蘭聯儲的CPI預測,恐怕10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只會下降一點點、目前年增率數字是8.13%、核心CPI年增率6.58%,顯示通貨膨脹仍然非常嚴重、不容樂觀。通膨情勢嚴峻下,我們堅信Fed不會鬆手的、12月將繼續升息三碼,就算導致經濟衰退也在所不惜,豈容三言兩語使得前面的努力前功盡棄。好了,從拜登政府的一連串作法、Fed持續的強硬態度中,可以確定的是「原油的經濟需求會持續探底」。

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的民主黨在期中選舉中因為物價指數居高不下、導致民調處於不利狀態,OPEC+這時減產、提高油價,讓努力降通膨拜登的很不爽。取自拜登臉書

我們對於油價走勢的看法

我們短期對於布蘭特原油往85美元/桶附近;西德州原油逼在80美元上下的看法不變,至於中長期的國際油價?拜登不是已經亮出了67-72美元/桶的底牌了嗎?嗯、這是一個明確的訊息。至少,國際油價降到了這個價錢水準,生產者有賺、消費者加油油價合理,如果你俄羅斯還要打7折供印度、中國那就請便,恐怕支持俄國把戰爭再打下去的經濟會承受不住。

圖片
油價回落到67-72美元/桶時,俄羅斯若還要打7折給印度、中國,那麼恐怕無法支撐其自身持續打仗的經濟了。取自俄羅斯石油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