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週報》 20大前夕,中共急為明清「鎖國」辯護為哪樁?

中共20大全會前夕,一篇歷史論文引發當地言論戰,該文堅稱明清兩代不是「鎖國」是「自主限關」,用意為何?另外,歐美擋不住油價漲翻天。拜登政府據傳找中斷關係已久的伊朗當救星,解除禁運可待。英國首相新上任,最先要面對的就是通膨難關。原來才開學,當地學童竟陷入「要吹暖氣,還是吃熱飯」的兩難。 

打擊油價絕招,美國擬解除伊朗石油禁運

今年歐美各國因俄烏戰爭制裁俄羅斯,讓原本就上漲的石油與天然氣價格飛天,至今未解。沒想到,產油國聯盟(OPEC+)宣布將在10月減產,此舉勢必推升油價,對於飽受衝擊的歐美各國無疑是雪上加霜。該怎麼辦?曾被美前任總統川普下令嚴厲制裁的伊朗,成為這個戰局中的救星。

就在8月中,伊朗負責核武協議談判的代表,穆罕默德.瑪蘭迪(Mohammad Marandi)欣喜地對外指出,伊朗離重返一度被中斷的核武協定(JCPOA)已不遠,因為就快取得各國共識。

pixabay
pixabay

這個協定,主要是為了解決伊朗發展核武引起的問題,於2015年由伊朗與中、美、法、俄、英、德以及歐盟一同簽訂,各國要求伊朗停止發展濃縮鈾等與核武相關的科技,若遵循就可解除制裁。

然而,在2018年,當時美國總統川普指出伊朗並未遵守協定,隨即下令美國退出協議,即便其他簽約的六大國皆反對此舉。從此,美國對伊朗採取嚴厲經濟制裁至今未變,也包括了石油禁運。

為何此時有可能讓中斷已久的協定恢復?自然是歐美急著為「能源通膨」找解方。任職於加拿大RBC資本市場的分析師海莉瑪.克夫特(Helima Croft)便於《金融時報》受訪指出,不過在今年初,所有產油國都覺得伊朗協定不太可能有回頭的機會,現在若重返,談判關鍵肯定和石油市場有關。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產油國,如果因為美國願意重返協定,解除石油禁運,分析師估計,可望每天靠伊朗多提供上百萬桶原油,對於舒緩油價壓力,有相當正面的助益。只是伊朗近年仍在積極發展核武,在去年當地政府還宣布自行停止履行「不擴散核武」附加議定書,如今重返,會否遵從歐美嚴格限制要求?令人好奇。

但無論如何,伊朗這個美國考慮贏回的盟友,已為俄烏戰爭後的能源戰爭投下新變數。

英國通膨多痛苦?學童有熱飯吃沒暖氣

本週英國終於選出接替強生的新任首相特拉斯。早在競選期間,她便允諾一上任,就會積極解決通膨問題。其實英國的通膨現況,確實嚴重到急需政府出手。從9月開學後,當地學童快吃不起熱飯的現象就可窺出。

據《CNBC》報導,英國政府本來每年學期間,均有提供公立學校4到7歲小學生,以及各年級低收入戶學生免費午餐的良善政策。誰知今年9月開學後,各校才驚覺,這筆固定的預算已不敷成本,背後癥結是廚房煮菜的燃料費。

Unsplash by Annie Spratt
Unsplash by Annie Spratt

主要是在俄烏戰爭後,俄羅斯被制裁後,限制天然氣出口,歐盟各國本身儲量低瘋搶下,導致英國跟著承受了燃料費與電費暴漲的命運。像是英國天然氣與電力辦公室(Ofgem),原本負責每6個月重訂當地家戶能源帳單的上限,民眾使用若超過上限會加收費用,以此鼓勵大眾節能減碳。 最近,該機構突然宣布要在10月一口氣把繳費天花板拉高八成,同時以後改為每三個月就重調一次標準,主因就是能源價格漲太快。

從這可想見,政府政策固定預算支出,更加追不上通膨。現在,英國許多學校營運午餐的團隊,只好被迫發想各類創意解方來節約度日。例如,有人考慮改變免費午餐的選擇,讓學童改吃冷食,就可省烹飪成本;或者也考慮減少食材份量。

此外,任職當地慈善機構土壤協會(Soil Association)的羅勃.坡瑟謀(Rob Percival)則指出,一些學校甚至面臨「要給學童熱飯吃?還是教室有暖氣」的兩難抉擇,因為暖氣也是能源帳單上一個項目。只是在氣溫迅速降低的秋冬季節下,不論讓學童吃冷飯或者在教室吹寒風,都不是好選擇。

該如何解決?也許從源頭解決能源通膨魔咒,是英國新任首相此刻最該認真思考的議題。

20大全會前夕,中共為何急著為明清歷史辯護?

當台灣本週為藝人楊丞琳的「海鮮奢侈」說,網上掀起正反兩方議論,中國內部也有自家人的言論攻防戰,導火線卻是遙遠的明清鎖國史。在中共召開20大全會前,意外引發不少聯想。

原來,當地中國歷史研究院,8月底在信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以「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為名的論文,內容推翻了以往許多史家,公認明清「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近代發展落後封建的觀點。

該論文指出,所謂的「閉關鎖國」,不是明清對外政策的客觀說法,正確的詮釋是「自主限關」才對。意指明清兩朝,其實沒有完全阻斷當時和西方國家的經貿與文化往來,只是消極地漠視了西方現代科技影響。

此外,文內還強調,不能忽略當時西方列強,在世界上已有加速殖民擴張的事實,明清兩代皇帝必需有因應對策。像是當時許多西方傳教士來華,雖然帶來了天文學等先進學問,也有干預內政嫌疑,企圖推動皇帝改信天主教。雍正即位後,大舉驅逐西方傳教士,背後是國家安全考量。

這樣的論點,立刻被許多中國網民認為政府有意鼓吹「閉關鎖國」。例如,一位自稱是念歷史科班出身的網民「不很明了」,便指出文中有意借古諷今,指「鎖國」是中國面對西方經濟與軍事侵略,不得不有的守成之策,後世刁民怎能不體諒朝廷?

在引發多日言論聲浪,網文又連遭封鎖後,前《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趕緊發文澄清,指論文沒有為明清「鎖國」過往辯護意圖,逐漸止息風波。

其實,中國疫情以來主張嚴格封城,並且在經濟上啟動「內循環」政策,強調不需外資,靠本地市場與資金運作即可生存,儼然與論文提出的觀點有相應之處,難怪引人猜測。然而,這和即將召開的20大全會,關聯在哪?

國防院政戰所專研中共黨政的梁書瑗分析,中共這次20大全會,主要是針對許多中國內部的問題去找對策,例如遏止貧富差距擴大。另外會為共產黨未來持續執政,找出合理化依據。在會前化解民眾對政策疑慮、鞏固黨領導地位,是可以想見的狀況。

如此看來,中國近期內部民怨聲浪不小,只是得透過上歷史課方式宣洩。20大全會前,這類言論戰可能會持續出現。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下一個政治武器?全球核電復興運動,鈾礦將成關鍵資源
世界沒那麼平了!克魯曼預測:3因素將導致「全球化倒退」
今年二度調降外匯存準率!中國為何極力阻止人民幣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