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汐止段兩度走山! 坍方規模擴大搶通中

國道一號汐止路段,最近因為大雨,邊坡兩度發生大面積坍方,南下路段因此封閉。現在,高公局先用H鋼打樁,再清除保護土,之後用「地錨」穩固邊坡,並考慮之後要增設邊坡監測儀器,密切監控。

高空俯瞰國道一號汐止段,二度崩塌地點,五部挖土機忙裡忙出,將崩塌土推逐步清除,崩塌地點位在南下路段的匝道口,就在邊坡彎道處,從山坡崩落的土石,整個滑落覆蓋到外側車道,影響通行。工程人員穿雨衣走在坍方處,確認穩固之後出動鑽掘機。

利用油壓鑽頭沿著崩塌位置開始挖洞,因為就怕崩塌意外再次發生,高公局人員緊急架設H型鋼架,固定地基。高公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炳松:「預計今天早上先打相關的一個擋土支撐,待下方土壤有支撐穩固之後呢,才會做占用主線一個清除的工作。」

汐止交流道1日因為地震土石鬆動,加上連續多天豪雨,讓土壤含水量增加,坡面裂縫加大,2日土石再度滑落,崩塌規模還要大一倍,發生坍塌的路段,高公局並沒有設置邊坡監測,交通部計畫未來增加巡查點。記者王仲鈞:「其實高公局在國道邊坡都有設置各種儀器,像是這個地錨荷重計以及傾斜計,都會每三小時傳送資料到管理系統,只要有任何變化就會立刻派員處理。」

高速公路局透過架設觀測裝備,不只監控斜坡重量以及坡度,同時還設置雨量計跟水位觀測井,隨時掌握地下水位。高公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炳松:「就是一般的一個邊坡,我們是認為他是穩定的,監測系統有很多種,都是針對相關的一個設施,或是地表重量來去做監測的。」土石邊坡滑落長達300公尺,匝道與主線想要全線通車,至少需要10天時間,加強土壤監控,防止再度發生坍方,成了當務之急。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多《鏡新聞》報導
孕婦雨夜大出血又遇車潮 暖警「鳴笛開道護送」10分鐘抵醫院
女送養犬貓收「醫療費3000元」 動保處開罰10萬
遺失三年6.5公斤安毒 竟在調查局地下室尋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