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1南下桃機段6車追撞2送醫 回堵6km
桃園市 / 吳權原 報導
國道1號南向51.3公里處,也就是桃園機場系統交流道附近,昨(24)日晚間發生重大意外事故,5輛小客車及一輛統聯客運巴士相互擦撞,2名駕駛受傷送醫!
事故現場車輛部件散落一地,一度占用4條車道,造成車流回堵6公里,國道警方表示,事故是一輛小型廂型車,因為煞車不及失控往左車道偏移,當時行駛在中線車道的統聯客運因閃避不及,先和發生碰撞再撞到內側的自小客車,導致連續追撞事故,經過緊急清理車道,在2個小時後恢復正常通車。
台灣Omicron病毒確診數大幅攀升,進入社區流行化,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在今年4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說明,清冠一號治療確診病患的案例,引起民眾熱烈討論,對此,中醫師高資承表示,清冠
(法新社巴拿馬市21法新電)美國第一夫人吉兒.拜登(Jill Biden)今天在出訪巴拿馬期間表示,美國將增加援助給拉丁美洲來對抗愛滋病毒與愛滋(HIV/AIDS)。
衛福部食藥署2020年8月10日公告,禁止使用含特拉嗎竇(Tramadol)成分藥品於顯著呼吸抑制的病人,疼痛科醫師表示,由於醫病雙方對顯著呼吸抑制感受不同,此一限制反而加大醫師和病患的解釋空間。為提高用藥靈活度,之前台灣疼痛醫學會林至芃理事長就曾呼籲「管制藥品使用執照」可有換照機制,除了讓醫師對管制藥物具備更完整的用藥知識,食藥署也可逐步放寬管制。
【時報-台北電】疫情延燒,至今累計7例兒童重症、2死亡案例,蔡英文總統20日到桃園市八德區視察「防疫關懷包快易通」辦理情形時強調,將全面提升兒童醫療量能。她說,將在全國兒童醫院、醫學中心以及重度型急救責任醫院,增加100張兒童專責加護病床,後續總數達到750張,也會強化轉診協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將請神經醫學專家展開討論,擬制訂兒童染疫共通性處置原則。 蔡英文表示,雖然已經有5至11歲兒童疫苗,但是5歲以下現階段沒辦法接種疫苗的小朋友,一定要特別注意健康狀況跟醫療需求。目前全國各縣市108家醫院、診所、衛生所已有設置兒童綠色通道,優先提供兒童,但也要強化轉診協調,務必一步到位,讓重症兒童可以在最短時間得到更妥適醫療照顧。 所以預計在全國兒童醫院、醫學中心及重度型急救責任醫院,增加100張兒童專責加護病床,後續可達到750張病床。衛福部會一一公告,針對6歲以下兒童特別設置的醫療量能。 前天新增的重症個案中,一名4歲女童在發病當日發燒、咳嗽,前往急診後出現全身抽搐收治住院,發現合併腦炎,影響到呼吸心跳,意識,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且有肝腎異常問題,為國內第7例兒童重症個案,第3
(中央社台北21日電)北京市社會面持續新增COVID-19病例,海淀區今天提級管控後,官方宣布明天起實施加強疫情防控4點措施,其中,5個行政區實行居家辦公,其他區進一步降低到崗率,減少人員流動。
(中央社華盛頓2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衛生當局今天宣布,死於病因不明肝炎的兒童人數已增至6人,目前全美累計已有180起相關病例,當局正持續研究病因。墨西哥證實,該國出現首起兒童死亡病例。
今(21)日本土確診來到84587例,還沒有出現指揮中心預估的「疫情高峰期」,指揮官陳時中也定調國內疫情「控制得宜」,但疫情是否會再升溫,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還要再觀察1、2天,同時中南部的確診數,的確...
特斯拉(Tesla)的Model 3有著相當前衛的設計風格,是目前全球最受歡迎的電動車之一。近日,德國YouTuber「The Real Life Guys」突發奇想,決定把Model 3進行大改造,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基隆21日電)基隆市長林右昌說,市府今天在基隆開設大型COVID -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施打站,因前往接種民眾踴躍,甚至連雙北民眾都到基隆打疫苗,因此施打站明天再開設1天。
(記者謝自宗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新增8萬4587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中症增153例、重症增70例,其中59人死亡,另有52例境外移入。指揮中...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1日電)主動廚房5名脊髓傷友,感念衛生局人員協助抗疫,今天全體出動在花蓮縣衛生局包水餃,為假日仍要上班的100餘名防疫人員加菜。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有句諺語「小滿雨水相趕」,是指此時正進入梅雨季節,天氣變得很潮濕,且氣溫慢慢升高。今年5月21日節氣進入「小滿」,這是夏季的第2個節氣,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萬物繁茂,生長最旺盛,也是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處於最旺盛的時期,消耗營養物質最多,也易受自然界有害生物影響,此時養生保健顯得更為重要。 「小滿」節氣養生重點 祛濕除熱也要健脾胃 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小滿」天氣比「立夏」時更濕、更熱、更悶,尤其雨量會明顯增加,人們經常會感覺體內的熱氣及濕氣悶住,散不出去,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面對逐漸濕熱的天氣,中醫講求「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此時應更注意調節情志和生活起居,適應節令變化,增加免疫力做好養生,平日飲食宜清爽、清淡及祛濕為主。 吳宛容說明,中醫指的「脾胃濕熱證」是指「濕熱」蘊結脾胃,脾胃功能失常而形成的證候。本證可因飲食不節制加上天氣潮濕悶熱,釀成濕熱,內蘊脾胃而引起。主要臨床表現為:胃悶脹、食慾不振、身體沉重感、大便軟黏、蕁麻疹、濕疹、香港腳等皮膚問題。 山藥、茯苓、芡實、蓮子 「四神湯」平補脾胃 小滿節氣,氣血灌注於脾,正是一個增強脾胃運化功能的大好時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約有220萬名糖尿病病友,糖尿病容易引起多重併發症,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週邊動脈阻塞、腎臟疾病、截肢等,又被稱為「萬病之源」,必須小心控制。降血糖藥品 正確劑量不會
21日死亡多了59人,其中有29人沒有接種疫苗,而中重症多了223人,其中有兩名兒童確診,一位是5歲男童,本身有肌肉系統疾病,染疫後出現肺炎併呼吸衰竭跟腦水腫,另外一人是9個月大男嬰,確診後出現上呼吸道哮吼,以及呼吸窘迫,所幸已經移除呼吸器,兩人都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國內陸續爆出兒童確診併發腦炎個案,指揮中心緊急邀專家開會,在今(21)日下午提出處置指引,包括腦壓升高時的照顧、癲癇發作控制等等。另外,下周將進入疫情洪峰期,台北市宣布除了國中小、高中,公私立幼兒園從5月23日到27日,停止5天實體課程,啟動遠距學習。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6歲黃姓業務員為了拼業績,幾乎每日都加班到深夜,回到家往往累得倒頭就睡,老婆看了雖然心疼,但如雷鼾聲卻讓她吃不消,精神快要崩潰,嘗試各種方法依然沒改善,輾轉求助牙科醫師,評估後決定量身打造「下顎前移裝置」(又稱「止鼾矯正牙套」),總算順利解除婚姻危機,重溫親密生活。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佔最多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牙科主任廖明德表示,睡眠呼吸中止分為中樞型、阻塞型以及混合型,大約九成都屬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這類患者在睡眠時,咽喉附近的軟組織阻塞呼吸道,使得上呼吸道變狹窄,導致呼吸受干擾,人便會產生窒息危機,造成鼾聲如雷以及呼吸中止。 長期放置不治療 嚴重恐致命 廖明德主任進一步說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在臨床上常會出現大聲且不規則的鼾聲、睡眠呼吸中斷、不正常的鼻息音、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症狀,若長期放置不處理,可能會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以及腦中風等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有猝死危機。 止鼾矯正牙套 減少打鼾頻率 廖明德主任強調,止鼾矯正牙套是在上下顎的牙齒各放置一個類似咬合板的固定裝置,讓下顎維持在前凸的位置,舌頭得以往前位移,透過相連組織牽引,帶
痔瘡為現代人常見問題,隨著國人飲食的精緻化及工作久坐,使得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不少人因痔瘡而痛到舉步維艱,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到底痔瘡是什麼?形成的原因及治療方法為何?痔瘡無症狀不需治療 出現這些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