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光反毒講師培訓營演繹說話藝術 劉秀丹教授:說話是最好的修行

(觀傳媒桃園新聞)【記者潘明賜/桃園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劉秀丹,昨(19)日在財團法人圓光文教基金會第 1 屆反毒(七合一)宣導講師培訓營講座演講中,和學員分享帶來幸福的溝通竅訣~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她從威爾史密斯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中的摑掌事件說起,與學員討論如何避免語言暴力與肢體暴力。接著說明非暴力溝通的核心精神:透過同理心建立與自己、他人美好的連結。它包含了四個明確要素,即觀察、感受、需要與請求。

劉秀丹是以「上台說話的藝術~說話是最好的修行」為題,為反毒講師培訓營的學員授課。她表示,在人生的道路上,和自己的家人或是好朋友擁有正向、甜蜜的關係,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一行禪師說:「關係像花朵,需要用愛和溝通來澆灌才能生長。」

但是我們卻常常自恃家人的愛,而疏忽了透過說話表達尊重、貼心與愛,甚至不知不覺傳達了語言暴力、帶來衝突或是關係的惡化。

「你老是亂丟襪子!」、「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天啊!我怎麼生出你這麼懶的女兒?」、「你可以不要加班嗎?我看你愛工作甚於我!」、「妹妹比你主動多了,都會幫忙洗碗,啊你呢?」

以上這些耳熟能詳的句子,其實都妨礙了真誠、美善的溝通,甚至讓聽話者感到壓力。有沒有更友善、尊重,充滿著愛的說話方式呢?

劉秀丹透過這次講座,和學員分享帶來幸福的溝通竅訣~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演講一開始,先用了威爾史密斯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中的摑掌事件說起,與聽眾討論如何避免語言暴力與肢體暴力。接著說明非暴力溝通的核心精神:透過同理心建立與自己、他人美好的連結。它包含了四個明確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與請求。

她接著分別說明這四個要素的重要溝通原則。第一個原則是,觀察而不評論,透過具體的描述我們所聽到、看到的情形,而不是用評論,讓對方不會感覺被指責、批評。

第二個原則是,覺察自己的感受,並且為自己的感受負責:我們的感受是源自於我們選擇看待他人的語言與行為的方式,以及我們當時的需要與期望。

第三個原則是,找到感受後面的需要: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的需要後,尋找合適的策略,滿足自己的需要。

第四個原則是提出具體、正向、可行的請求:掌握原則提出請求,可以讓生命更美好。

最後,劉秀丹強調,好好說話,帶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幸福,是最好的修行,值得我們天天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