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國外遊客來不了,台北Airbnb屋主都還好嗎?

文/Steven Yeo 圖/Steven Yeo

2020年在「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截至11月統計,台灣國際觀光客人數比2019年同期減少超過99%,為觀光產業帶來相當嚴重的打擊。

而在台灣經營日租「房源」的Airbnb屋主們也不例外,房源是指可以日租給遊客的房間或房屋。根據Airbnb與牛津經濟研究院於2020年8月所發表的台灣旅宿報告,在2019年台灣Airbnb有65%的旅客來自台灣以外的地區,這也代表2020年已失去一半以上的國際觀光客源。

我們從獨立資料機構inside Airbnb取得過去一年Airbnb架上的台北市房源資料,進而觀察疫情為台北Airbnb屋主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圖1、房源變化
圖1、房源變化

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5個世界主要都市在Airbnb上的房源數變化,可以看出過去一年中,台北市是Airbnb上房源數減少最多的都市,總減少幅度高達48.7%。

而在台北市中,哪個地區的Airbnb房源減少最多呢?下圖是過去一年台北市各地區的房源數變化情形。

圖2、台北市房源變化
圖2、台北市房源變化

從圖中可以發現,台北市大部分地區的方格都呈現紅色,代表Airbnb房源在大多數地區都呈現減少現象,而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多集中在西門萬華一帶,但也有少部分地區有房源小幅增加的現象,其中北投公館路一帶增加了7間房源,是增加最多的地區。

雖然大多數區域房源數都下降,但不同類型的房源,下降情形不同。在下圖中可以觀察到,Airbnb上主要的4種租房類型中,整套房源(房客可獨享臥室、衛浴與廚房)減少的幅度最大,達55.6%,合住房間(與其他人合用的臥室或公共區域)影響最小,僅21.5%。

圖3、房型數量變化
圖3、房型數量變化

為什麼整套房源的減少幅度這麼大?甚至比合住房間多減少兩倍以上。

Airbnb上在九份經營民宿6年的簡先生表示,台北做Airbnb的屋主大多還是以「二房東」的模式在經營,也就是先以租金較便宜的月租契約取得房源,經整理後再以相對較昂貴的日租金租給其他客人,從中賺取價差,但如果在台灣沒有民宿或旅館牌照的話,這種經營模式其實並不合法。

簡先生解釋,也因台北大部分Airbnb屋主是以此種模式經營,所以當疫情使觀光客大幅減少時,整套房源及獨立房間類型的房源所受的影響較大。

那這些受疫情影響的台北Airbnb屋主何去何從?

簡先生表示大部分屋主為減少損失,會將手中的短租房源改為長租,雖然獲利減少許多,但至少現金流不會完全斷掉。

簡先生將音量降低說到:「也有聽說有些人會轉去做防疫旅館。」簡先生解釋,雖然這並不合法,但因政府防疫旅館不足,加上日租房源的價格比較便宜,所以防疫這塊才會有人去做。

2020下半年國旅爆發代表一切都回歸正常了嗎?

Airbnb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Mike Orgill在2020年8月的採訪中提到,也許是防疫讓民眾在家關太久的關係,全球各地的國內旅遊都開始回到疫情前的水準,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北部在做這個的(Airbnb日租),幾乎八成以上都是靠國際觀光客,國旅大爆發對我們根本沒影響,因為人都往北部以外的地方跑了。」

簡先生也提到,疫情爆發到現在他的民宿收入僅剩以往的1成。

也許大部分受疫情影響的Airbnb屋主心中都有相同的疑問:「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但在世界疫情還是十分不明朗的現在,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沒有人能夠說得準。

更多關鍵評論網文章
市售「防疫保單」大評比:魔鬼藏在細節裡,還是「純的」最便宜
中國上古史有個「時代越往後,知道的歷史越古早」的奇怪現象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台詞跟《紫禁之巔》差不多尷尬,為什麼華語影劇不講「人話」?
相親奇遇記:難道旅居海外這幾年,台灣已經開放到我認不得的面貌?
和平封院就像鬼故事:要求少數人為大局犧牲,只是不願承認的自私與卑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