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無薪假公司數破新高,四張圖看那些行業受疫情影響最大

文/林奕甫 圖/林奕甫

「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從今年一月發展至今,感染範圍已從中國擴及全世界。許多國家要求民眾暫停非必要的出門,許多工廠也為了防疫而暫時停工,導致整體經濟都受到影響。

與中國及歐美等爆發疾病的國家相比,台灣目前疫情相對穩定,但是經濟也是有受到很大影響。而這場經濟衝擊,已經導致台灣無薪假的情形明顯增加。

下圖是2011年11月至今年3月,全台每月無薪假公司數與總人數變化。

從中可看出今年3月實施無薪假的公司已經超過300家,是過去10年以來最高的月份;無薪假人數則接近8000人,僅次於2011年12月的1萬2487人,也就是次貸風暴金融海嘯時期的人數。

比較這兩組資料能發現,肺炎疫情下無薪假的公司數雖然比金融海嘯時期多出一倍,但是總人數卻比較少,這應該是因為這兩個時期所影響的行業類別不同。

金融海嘯時期影響最大的是電子業,許多位於科學園區的公司,在當時因為出口訂單萎縮而施行無薪假。而今年影響的產業類別則不一樣,下圖是今年3月各行業無薪假的公司數量,其中住宿餐飲業、支援服務業與批發零售業,這三類無薪假的公司數最多。

而無薪假人數最多前3名是製造業、住宿餐飲業、 批發零售業。

所以這次疫情所影響的行業,單一公司的員工較少。而金融海嘯時期影響的是電子業,大多是工廠,所以員工數較多。

住宿餐飲業與批發零售業會受到疫情影響,可能是因為入境管制導致現在外國觀光客人數減少,以及民眾為了防疫而減少出門消費導致。也因此從縣市來看,台北、新北、桃園、高雄、台南等六都無薪假的數量相對最多,這些都是居住人數較多,且觀光客較常前往的地區。

如果無薪假的情形持續下去,可能會導致失業增加。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受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全球失業人口可能高於2500萬人,風險最大的行業包括住宿和餐飲服務、製造業和零售業等,而這些行業類別與目前台灣無薪假人數最多的行業相同。

因此,國際勞工組織(ILO)呼籲各國採取大規模政策措施因應,包含支持企業、支持勞工的就業與收入、刺激經濟、保護工作場所的工人、展開雇主跟勞工的對話尋求解決方案等等。

更多關鍵評論網文章
只顧政治而對台灣視而不見的WHO,最終讓全世界付出代價
淺談蔡依林抗疫歌曲風波:我們在「渺小」的台灣,等待「呸姊」勇敢選擇自由民主
【關鍵眼中盯】疫情指揮中心建立起的信任感,正被那些「專搞政治」的人破壞
《動物森友會》令人著迷的八大核心,幾乎是優秀遊戲設計的完美佐證
遇到多年難得一見的股市大跌,你需要優先確認三件事情

疫情重創經濟
士林夜市地下美食街 老闆比客人多
疫情影響航班大減 航警月薪少1.2萬
慘業四起 台灣靠「酷碰卷」能救消費 ?
富比士:疫情過後洗牌 美國注定離開中國
美失業人口達1/10!川普:現在狀況很好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不甩台灣 譚德塞狂發37則貼文
女公關難言之隱:沒向夫坦白過
台灣首例!校園群聚感染源不明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