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GPU跟CPU差在哪,一張圖秒懂代表應用!3階段造就今日輝達

2012年,一名多倫多大學的學生Alex Krizhevsky,運用兩張輝達(NVIDIA)顯卡和120萬張圖片進行AI(人工智慧)建模,獲得錯誤率僅15%的成績,AlexNet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用GPU(繪圖處理器)訓練成功的CNN(卷積神經網路)。前所未有的表現,成為輝達開創AI帝國的開端。

十年後,OpenAI發表了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掀起的浪潮讓輝達迎來了豐收期。一位研調機構專家分析:「過去AI的軟體和硬體大多各自發展,恰好在這個時機點迎來了交會點。」

回首創業歷程,可以發現輝達一路走來,不斷地在尋找新的風口,希望成為最先搶進市場的先驅者。AI技術是龐大工程,從創辦第一天就主攻3D圖形處理的輝達,30年來做對了哪些事,才能在AI將落地於應用的關鍵時刻,橫掃這片新科技藍海呢?

NVIDIA三階段養足軟硬體實力,AI紅利大豐收

第一階段(1993年至2003年):深耕遊戲市場,累積硬體實力

在1993年輝達創業之初,個人化電腦還在發展初期,笨重的電腦大多出現在企業內的辦公桌上。黃仁勳曾在公開演講時表示,他與其他兩位創辦人Chris Malachowsky和Curtis Priem都認為,電腦遊戲將會是下一個殺手級應用,「我們想作為3D繪圖晶片供應商,並從中獲利。」

當時電腦遊戲是一個產值為0的市場,意味著沒有任何市場報吿或產值預估能讓投資者認為這塊市場耕耘,「沒有人會為了玩遊戲而創立一間公司。」一間創投告訴黃仁勳,他們因此耗費了極大力氣說服創投。時至今日,遊戲已經是數位市場最大的產業類別。

隨後輝達雖成功打入遊戲產業,取得如SEGA和Xbox等遊戲大廠訂單,但未具有宰制市場的能力。根據黃仁勳在台大畢業典禮致詞中所提到與SEGA的故事中可知,當時作為硬體開發商的輝達,仍需要跟隨如微軟的軟體的技術路徑,才得以生存。

Nvidia Jesen Huang RTX 4090.jpg 圖/Nvidia
Nvidia Jesen Huang RTX 4090.jpg 圖/Nvidia

即使如此,這個時期的輝達仍然透過遊戲市場,累積不少平行運算的技術能量。除此之外,1998年輝達與台積電所建立的長期代工夥伴關係,也為其日後GPU的產品迭代埋下伏筆,雙方也累積了長期的信任關係。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曾在與黃仁勳的公開對談中提到,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y)的崛起,是幫助台積電能有今日成績的因素之一。

第二階段(2004年至2014年):跨入軟體開發,調整商業策略

在這個時期,輝達轉往了下個風口:機器人市場和研發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開發者工具軟體。

延伸閱讀:一個決策造就輝達金輝煌,CUDA是什麼?

首先,輝達離開了當時的安卓(Android)手機市場。黃仁勳表示,雖然做得很好,但像高通(Qualcomm)這樣的競爭對手也紛紛加入,輝達決心從移動端轉往工業機器人發展。這仍是一個產值為0的市場,卻是輝達看上的下個機會點。

其次,黃仁勳將眼光轉向了3D模擬。從2D到3D,資料運算量大出非常多,需要超級電腦才有辦法完成,「所以當時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將運算的量縮小,讓資料能在一般電腦內透過GPU完成運算,並產生最終的模擬畫面。」黃仁勳說。

黃仁勳台大演講-1200x800.jpg 圖/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
黃仁勳台大演講-1200x800.jpg 圖/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

耗費了三到四年的開發時間,CUDA最終因此誕生。作為提供給開發人員的工具,運用CUDA能省下工程師撰寫大量低階語法的時間,直接使用高階語法諸如C++或Java等,來編寫應用於通用GPU上的演算法,解決過去GPU演算法開發時龐大的科學運算的問題。

當中意義在於,輝達自行開發出底層架構,讓GPU跳脫過去配合軟體商技術路徑的箝制,一躍成為軟體生態系的開創者,在今日為其帶來巨大價值。CUDA至今累積500多個函式庫,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研調機構專家分析,在這個時期,輝達不僅跳入另一個全新的商業藍海,智慧工廠所需要用到的模擬底層技術,也在同一時間開發完成。包含後來輝達所提出的工業原宇宙,全都是立基於此時期決策,所衍伸出的產品概念。

延伸閱讀:從黃仁勳在GTC上提及超過30次的技術,看NVIDIA的遠見與堅持

第三階段(2015年至2023年):軟硬整合出擊,迎來AI豐收

2015年,輝達正式投入AI深度學習,並打造出專為訓練神經網路的處理器GeForce GTX TITAN X 。

有趣的是,2017年開始,輝達的財報開始將營收改成以市場區分,而非以產品線分類。投顧分析師認為,這樣的做法能讓已經握有強大算力GPU和軟體生態的輝達,更清楚哪些領域會是下一個爆發點。

例如,兩年前的挖礦熱,為輝達GPU銷售帶來強大動能,但題材熱潮過去後證明只是短暫現象。分析師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還無法落地,對輝達幫助短暫。」

兩年後,ChatGPT的橫空出世,讓輝達迎來了東風。分析師認為,ChatGPT讓大眾認知到AI是一個即將能落地的應用,對算力的追求刺激了市場對GPU的需求。在今年Q1的財報中,來自資料中心的營收就高達42.8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延伸閱讀:黃仁勳3個關鍵字:認錯、堅持、撤退!NVIDIA是這樣苦盡甘來的

NVIDIA宰制規格!華爾街:AI需求是長期趨勢

回首輝達發展至今,在硬體端擁有累積多年的GPU技術,以及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支持;於軟體端在開發CUDA後,還陸續推出Omniverse和數位孿生等產品,甚至在近期推出雲端版的超級電腦服務,幾乎是把AI所需要的基礎建設全都一手包下。

在Computex的展會上,黃仁勳甚至表示:「我們是全球唯一可以在兩周內幫你打造AI工廠的企業。」

一位半導體業者分析,作為AI市場的先驅者,輝達無論在軟體還是硬體都有優勢,儼然成為贏面最大的規格制定者,「當然這種還是有運氣成分在,黃仁勳之前就說過他沒想到GPU可以拿來訓練AI,也沒人能預測到AlexNet(全球第一個神經網路)或ChatGPT會出現。」

華爾街也相當看好,美國投資銀行Stifel分析師認為,這間晶片製造商正站在AI基礎設施投資潮的絕佳位置,將從AI興起浪潮中大幅受益。儲億銀行(Truist)分析師則指出,AI狂潮是一個長期趨勢,輝達的成長將會持續。

延伸閱讀:NVIDIA成就兆元帝國後,GPU太貴恐成黃仁勳致命傷?6個關鍵決定輝達命運

責任編輯:林美欣

更多報導
不只黃仁勳,AI熱浪讓富豪們賺破4億!一張圖盤點「錢包滿出來」的大贏家
【觀點】擔心AI搶飯碗?AI時代下怎麼讓人才創新?先從「員工自豪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