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三重買賣移轉量 近4年增幅冠亞軍

依實價登錄資料顯示,與台北市相鄰的新北第一環蛋黃區中,在新興重劃區加持下,今年上半年的買賣移轉棟數,與2020年同期相比,僅中和區、新莊區分別衰退6.7%、6.9%,三重、土城、板橋及新店等4區皆成長,其中以土城增加近3成最多,增幅排名第一。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新興重劃區的開發時序,是牽動當地房市量能的關鍵之一,今年買賣移轉量較2020年成長的三重、土城、板橋及新店,分別有二重疏洪道與仁義段、暫緩發展區、江翠北側、央北等新興區段加持,當中除二重疏洪道外,其他重劃區從第一宗預售案推出至今僅5~7年,加上近年受缺工缺料影響,預售屋工期拉長,因此2020年上半年,重劃區新案才陸續準備交屋,尚未湧現交屋潮,直到2021至2023年,才邁入大批建案完工交屋高峰期,量能因而爆發,使今年上半年即便打炒房與升息干擾,買賣移轉棟數仍比4年前同期增長。

他表示,量能縮減的中和及新莊,雖然也有華中橋西岸、副都心、頭前等頗具知名度的重劃區,但開發至今均超過10年,房市已趨近成熟,新案交屋量不比從前,使今年上半年的量能不易衝高,但中和後續還有大洋自辦重劃區可期,新莊未來大面積的塭仔圳重劃區蓄勢待發,後市發展仍值得期待。價格方面,六區較4年前同期全數開出紅盤,且漲幅從12.3%起跳,當中又以新北政經中樞的板橋,漲勢最為鮮明,4年來均價漲幅達21.1%。

台灣房屋板橋雙十特許加盟店店長游芝嫻指出,2016至2017是房市景氣低迷的築底期,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就是當時開始推案,且起初新案單價僅3、4字頭,導致板橋房市不論是新案還是中古市場,都掀起價格戰,直到2018年房市回溫後,價格才逐步回漲;且2020年開始,板橋迎來環狀線通車,重劃區的機能亦陸續到位,使整體房價逐年走高;加上板橋本身坐擁逾55萬人口,剛性需求充沛,所以今年上半年的買氣仍穩健,價格相對有撐。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分析,中長期的房價及居住品質,及抗跌及成長議題,都是要有產業內容來支撐,如同板橋,是行政中心兼具商業消費娛樂功能,而新莊副都心正複製板橋發展條件並逐漸成型,目前有商業大樓及百貨都進駐,未來發展及交通建設、周邊產業內容等,都是比較具體條件,因此新莊可能是下一個往上走的區塊,新莊的發展空間及基礎也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