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思維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王冠璽 / 法學教授

所謂「土樓」,系指流行於福建的巨型圍繞式建築,亦稱圍樓。據悉,中國大陸約有三千餘座土樓。土樓源起唐末宋初,乃中原地區漢族南遷後,為了抵禦盜匪創造出來的建築形式。土樓之意涵與儒家文化有緊密聯繫,並能充分體現華人的「倫人」特性。筆者因而創造一學術名詞「土樓思維」(Tulou Thinking),藉以描述「倫人」思考各式問題時之特色,於此亦可戲稱為「土樓人」的思維方式。華人遍布全球,土樓思維亦隨之遠洋各洲;久居海外的華人,經常能辨認出華人的行為模式,就是因為對土樓思維所產生的行為能夠有所預判之故。

臺灣社會,自然是典型的華人社會;臺灣當前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藍綠互斥,實際上不論是藍營或綠營,因為都是漢人、華人,也都是典型的倫人。其在政治議題上,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藍營土樓人因為厭憎綠營土樓人,從而綠營支持的就是藍營反對的,綠營反對的,就是藍營支持的,反之亦然。實際上,雙方不管是支持誰或反對誰,其所針對的目標都是敵對土樓。

在此基礎上,想要利用藍營打擊綠營的「對岸政治力量」;或是利用綠營打擊「對岸政治力量」的「外國勢力」,往往均不自覺的被矮化成了藍營用來打擊綠營,或是綠營用來打擊藍營的工具,因而發生種種奇妙的效果變形。換言之,臺灣社會以外的各種政治力量,或許不會清楚的意識到,這種利用或被利用的關係,對於土樓人來說,不過都是借用外界力量當成自己的槍來使,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土樓人是很願意被外界力量利用的。故此,對於土樓人來說,不管是對個人、公眾或國際事務之判斷,均必先服從自己所奉行的第一規則,亦即土樓思維所孕育出的倫人規則,於此以「規矩」表述,或許更為準確。

此之現象,絕非臺灣社會獨有,凡是有華人社會的地方皆是如此。這樣的現象,亦非華人社會獨有;但是一個無宗教信仰,且以實用主義為尚的華人社會,其土樓思維的表現是相當鮮明的。

就臺灣當前的政治事務而言,從表面上看起來,藍營多數似乎表現相對優雅,講究點姿態,偶爾孱弱;綠營則顯得霸氣許多,甚至是匪氣四漏,個別誇張情況,甚至難以描繪。不過筆者要強調的是,其實藍營與綠營,二者本質是一樣的,有的只是程度上的差異,雖然程度的差異也很重要,因為這取決於儒家好的那一部份,有多少能夠體現在其身上。筆者自身也難逃土樓人思維影響,即便盡力洗刷自身土樓人色度,仍感不易;唯有經常提醒自己:We don’t see things as they are; we see things as we are. Being aware of your own subjectivity makes you more obj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