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堡】 你不知道的另一座隱藏版地下水宮殿:Şerefiye Sarnıcı

【 作者: Kevin哥 】


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是座相當特別的城市
歷史上,它曾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的首都
地理上,它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城市
而在伊斯坦堡的舊城區中,有許多重要景點不能錯過
例如藍色清真寺、聖索菲亞博物館、托卡比皇宮、地下水宮殿、考古博物館 ..... 等
這篇文章就來介紹舊城區裡的2座地下水宮殿 !

☪ 幽暗而神秘的地下水宮殿Yerebatan Sarnıcı ( Basilica Cistern)
門票 : 20里拉
交通 : T1電車Sultanahmet站步行約5分鐘
時間 : 09:00 - 17:30(冬季) / 09:00 - 18:30(夏季)


Yerebatan Sarnıcı 地下水宮殿其實是一座大型的地下蓄水池,在拜占庭帝國時期由君士坦丁大帝初建,到了六世紀時查士丁尼一世動用七千名奴隸加以整修與擴建。
君士坦丁大帝當年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建造了堅不可破的城牆,但因擔心發生戰爭時敵軍斷了水源,所以下令建造地下蓄水池。
水源從貝爾格萊德森林經由瓦倫斯水道橋輸送至地下水宮殿,水宮殿儲水量高達10萬噸,可供當時全城人民飲用一個月。


聖索菲亞博物館附近有個不太顯眼的小平房,Yerebatan Sarnıcı地下水宮殿就位於此平房之下


Yerebatan Sarnıcı地下水宮殿長140米、寬70米,由336根9米高的石柱撐起整座水宮殿,電影《007空降危機》、《地獄》都曾在此取景


水宮殿內的走道有些濕滑,旁邊的燈光很昏暗,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


水宮殿的336根石柱中有3根石柱較為特別 : 一根淚柱與兩根希臘神話中蛇髮女妖梅杜莎頭像的石柱


淚柱柱身上有樹紋及孔雀眼的紋路,它是為了紀念當年修建地下水宮殿犧牲的奴隸而建


淚柱也被認為是許願柱,柱身上有個孔洞,和聖索菲亞博物館一樣,相傳如果將拇指伸進去能轉360度就會帶來好運


循著水宮殿參觀路線走到盡頭,可以發現有兩根底部刻有梅杜莎頭像的石柱,一個倒放一個側放
至於為什麼會用梅杜莎的頭來當底座,至今仍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當時這麼設計是要藉由梅杜莎頭像來鎮池,防止惡靈入侵水宮殿
也有人說當初建造的時候由於這兩根石柱太短,放上梅杜莎頭像剛好可墊高,但這個說法感覺有些牽強
目前並無定論,不過這兩根梅杜莎頭像的石柱也讓Yerebatan Sarnıcı水宮殿更添神秘色彩 !

☪ 明亮而小巧的地下水宮殿Şerefiye Sarnıcı ( Theodosius Cistern)
門票 : 免門票
交通 : T1電車Sultanahmet站步行約5分鐘
時間 : 09:00 - 19:00


Şerefiye Sarnıcı地下水宮殿由拜占庭帝國時期狄奧多西二世下令建造,同樣是與瓦倫斯水道橋連結的供水系統,建造於西元428至443年間
Şerefiye Sarnıcı相較Yerebatan Sarnıcı 地下水宮殿算是小巧的,但卻是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歷史最悠久的,約有1600年的歷史。 ... 【繼續閱讀】

原文作者:Kevin哥
經背包客棧授權轉載於 Ya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