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馬鈴薯之爭 ptt:什麼時候要糾正講質量和接地氣?

【記者 郭夢迪/台北 報導】康軒國一生物課本,一則漫畫說明土豆別名為馬鈴薯,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甚至被立法委員用來質詢教育部長。教育部長強調教科書必須使用國家慣用的詞彙,康軒則發表聲明表示漫畫內容參考自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通用別名如「落花生」「花生」「馬鈴薯」「洋芋」等。對於這起事件引發的爭議,康軒也表示將會修訂內容並送請審查。

土豆在我國被通用於花生的俗稱,但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輸入「土豆」搜尋後,顯示的釋義包含3大項,除了是豆科「落花生」「花生」的別名,也是茄科「馬鈴薯」「洋芋」的別名,更是豆科「葫蘆茶」的別名。網友留言「結果人家照你教育部耶」,「立委該質詢教育部長的是⋯為什麼教育部網站寫:『土豆』是『馬鈴薯』!」認為不應將矛頭指向出版社。

有位國中老師在新聞留言處說明他在學校剛好講到這個單元,「這個漫畫的出發點是在表明一個名詞在不同區會有不同的意思,我自己也有在課堂另外講到我們的奇異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獼猴桃、我們的番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西紅柿。」該師認為不同地區有不同說法,不宜小題大作。

▲Ptt網路論壇引發大批網友的討論及不滿(截圖自ptt/記者郭夢迪翻攝)

有網友則在ptt截圖許多政府官員演講使用「接地氣」一詞,認為許多兩岸用詞已習慣通用,如早上好、靠譜、小姐姐、走心、顏值、高大上、水平、合同…等,「什麼時候要糾正講質量跟接地氣大官啊?」

這次土豆馬鈴薯事件再度凸顯了語言的多元性。中文作為一門語言,自然會吸收各種外來語,而教育部網站上也常有許多詞擁有通用的別名。康軒和教育部莫名成為整起事件的箭靶及受害者,背後隱藏一個更大的意識形態,即語言多樣性的存在。每個地區和文化都有不同的詞彙和用法,語言使用的方式可以用來包容文化多元,也可用來影響社會的意識形態,民眾應保有自我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