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工作的朝鮮人「像奴隸一樣受剝削」 據報發生騷亂

Workers sit on a bench during a media tour of the March 26 Electric Cable Factory in Pyongyang on May 6, 2016
電纜廠裏的朝鮮工人(資料圖)

上月有報道稱,在中國打工的朝鮮人因被拖欠薪金爆發騷亂,他們發現自己的工資被用來為平壤製造武器。

朝鮮人抗議的事件幾乎聞所未聞,該國近乎完全控制了其公民,公開提出異議可能會被處決。

報道中的騷亂未經證實,卻引發人們對成千上萬在海外工作、為缺錢的平壤政權賺取外匯的朝鮮人的擔憂。

BBC採訪了一名曾在中國打工的朝鮮工人,他稱一些朝鮮人在業績不佳的公司工作,遭拖欠工資。

還有一位自稱現在公職於IT業的工人在信件裏稱,他們「像奴隸一樣被剝削」。

一名在中國東北地區有消息來源的朝鮮前外交官上月向媒體透露,1月11日,當地幾家朝鮮人經營的紡織廠發生騷亂。

上世紀90年代「脫北」到南韓的高永煥(Ko Young Hwan,音譯)對BBC表示,他聽說當工人們得知多年拖欠的工資被轉到了平壤的備戰基金時,他們忍無可忍。

「他們變得很暴力,開始砸縫紉機和廚房用具,」高永煥說,「有些人甚至把朝鮮官員鎖在房間裏,毆打他們。」

由於沒有可獨立核實的信息,BBC無法證實高永煥對抗議事件的描述。朝鮮處於高度隱秘狀態,其在中國的工廠也受到嚴密保護。

據估計有10萬朝鮮人被派駐國外,大多在中國東北部的工廠和建築工地打工,這些工廠和工地由朝鮮政府營運,他們在那裏為遭受制裁的朝鮮政權賺取外匯。據估計,在2017年至2023年期間,他們為平壤賺取了7.4億美元(5.86 億英鎊)。

他們大部分收入都直接轉給了國家。但據高永煥了解,罷工工廠的紡織工人在新冠疫情期間被扣押全部工資,廠方說他們回國後才會獲得酬勞。

A shoe designer in N Korea
朝鮮國內的鞋子設計師

一般情況下,朝鮮工人在海外打工的時間為三年,但該國嚴格的新冠疫情邊境封鎖政策,意味著一些工人已被困在國外長達七年之久。

高永煥說,平壤去年秋天放寬邊境限制,開始讓工人回國。一些工人強烈要求回國並取回他們的錢,當他們發現拿不到錢,局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韓國政府資助的智庫韓國統一研究院(KINU)高級研究員趙漢範(Cho Han-bum)對事件作出類似描述,他還引述了中國的消息來源。他相信,吉林省15家工廠多達 2500名工人參與了此次騷亂,這將是朝鮮歷史上已知的最大規模抗議活動。

抗議事件無法得到獨立核實,但我們知道有數以萬計朝鮮海外工人無法回國,他們的收入至少有一部分被扣押。

趙漢範說:「這些工人很多在海外工作了很長時間,卻拿不到工資,身心俱疲,都想回家。」

BBC採訪了一位2017年至 2021年期間在中國工作的朝鮮人,他進一步說出海外工人的處境。出於安全原因,我們為他化名鄭先生,他是一家利潤較高的公司中表現最好的員工之一,意味著他享有所謂的「優厚條件」。

即便如此,鄭先生說他只拿到總收入的15%,其餘都給了他的經理和國家項目,這讓他很沮喪。他每月都領到薪水,但他說那些在業績不佳的公司打工的人,被扣發工資的情況越來越頻繁。

他說:「有些人的住所在嚴冬季節沒有暖氣,他們根本無法離開工廠範圍,甚至連買生活必需品都不行。」

以前鄭先生獲准在他人陪同下每周外出一次,但在疫情期間,連這一點點自由也被剝奪了,他有一年時間不能離開工作場所。

儘管有這些限制,但朝鮮人仍很渴望到海外工作,因為這些工作的薪水可能是國內收入的十倍以上。

申請者要經過嚴格審查,以確保其家庭沒有犯罪或脫北史。被選中的工人必須讓家人留在國內,以防止他們逃跑。

BBC取得一封來自朝鮮人的電郵,發信人自稱目前在中國工作。信中表示在過去四年裏,當局對工人的控制程度有所加強。

發信的男子自稱是中國東北的一名科技業工人,他給高永煥發電郵已經有一年多了,上周在聽說抗議事件後,他再次聯繫高永煥。

North Korean waitresses at a restaurant in China
中國一家朝鮮餐館的女服務生

高永煥告訴我們,他已經確認了這名男子的身份,但由於需要匿名保護,BBC無法獨立核實其身份或賬戶。

這位電腦程序員寫道:「朝鮮像剝削奴隸一樣剝削IT員工,讓我們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2到14小時。」 他說,這些員工通宵達旦為美國和歐洲的客戶工作,導致長期睡眠不足和患上多種疾病。

他剛入職時,每月能拿到收入的15%到20%,但到了 2020年,他說公司停發工資。他表示,平壤當局隨後下達命令,要求官員夜間將工人鎖在營區內,以防止他們逃跑。

這名男子在電郵內詳細描述了管理人員如何在壓力下公開羞辱表現不佳的員工,當著所有人扇他們耳光,甚至把他們打到流血。

與此相反,他說表現優異的員工會得到獎勵,可以去朝鮮餐館,在那裏挑選一名女服務員共度良宵。當月最優秀的員工可以優先選擇。他把這比作夜總會——並指責管理人員「利用年輕人的性衝動,使他們互相競爭,以帶來更多收入」。

前海外工人鄭先生稱,他所在的公司也有這種外出活動,並在疫情期間變得更加頻繁,因為「工人們被困在室內,壓力極大」。他說,男工人會在餐館待到很晚,女工人會得到補償。

朝鮮人權數據中心(NKDB)執行主任漢娜·宋(Hanna Song)說,海外工人一般能忍受惡劣的條件和嚴格的監視,因為他們可以帶著少量現金回國。她說:「當政府在疫情期間關閉邊境時,他們許多人感到被遺棄了。」

漢娜·宋證實,她聽說過剋扣工資的情況,甚至在疫情之前就有。

儘管工人明顯感到沮喪,但平壤似乎不願讓他們回家。2017年,聯合國安理會禁止朝鮮向海外派駐工人,命令所有國家在2019年底前將他們遣返回國。

中國被指不願公開違反有關制裁令,去接受新一批工人。這給朝鮮留下了一個難題——如何在阻止工人回國的同時,防止動亂髮生。

An unused garment factory in the Dandong New District Innovation Institute in Dandong, in China's northeast Liaoning. The factory, started by a Chinese owner, is mostly empty after his North Korean workers returned home after UN sanctions came into effect.
2018年,中國東北一處空蕩蕩的服裝廠。在聯合國制裁生效後,這裏的朝鮮工人回國了。

高永煥說抗議事件爆發後,平壤派駐中國的官員到工廠向工人支付部分欠薪,但仍有數百萬美元的工資沒有償還。

雖然全面騷亂的報道極有可能是誇大了,但BBC採訪過的大多數分析人士都認為某種事件極有可能曾經發生。

韓國情報部門告訴BBC,海外朝鮮工人因為「惡劣的工作條件」,已經發生了「多宗事件」,當局並表示正在 「監控局勢」。

漢娜·宋表示,很難想象會突然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有一丁點策劃,就很可能會被國家安全官員事先發現並予以制止。」

首爾世宗研究所(Sejong Institute)朝鮮政治經濟專家彼得·沃德(Peter Ward)說,由於沒有可獨立核實的信息,很難知道有關報道是否可信,但鑒於海外工人的處境,抗議活動「完全合情合理」。

儘管如此,沃德博士並不認為抗議活動會對朝鮮政權構成直接挑戰。

他說:「這似乎是一場勞資糾紛,這些人並不是要推翻政府。」 另一方面,他認為有關事件將進一步證明「朝鮮政府確實在為缺錢而掙扎,以至於現在真的在偷工人的錢」。

沃德博士認為朝鮮需要正視這個問題,尤其這可能造成與中國關係緊張。中國政府不希望其領土上有抗議活動,並可能決定不再為朝鮮在當地設廠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