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出中成長 茂宜島野火發放啟動愛的循環

夏威夷林火,慈濟志工連續四個星期假日,前往重災區茂宜島進行現值卡發放,希望給予受災居民最及時的幫助,同時也在付出中有所成長。

慈濟志工 范慈光:「四點鐘出門,五點到機場,然後到晚上六、七點才回去,每一個人都是法喜充滿的,每一個人都是很感恩的。」

慈濟志工 張紹文:「你說辛苦了19個小時等等,沒有錯,身體上覺得有點累,但是你會有法喜。」

慈濟志工 羅玉惠:「見苦就會惜福了,你就是真的要走到前線,做個案訪談的工作,你才會了解到說,他們是太需要幫助了,我們做這種犧牲點睡眠,其實真的是不值一提。」

慈濟志工 張紹文:「在安全許可之下,我們就趕快,因為人需要幫忙的時候,就是在這個時候需要幫忙。」

慈濟志工 范慈光:「當你去跟這些在受災難的人說,你可以像蓮花一樣,一樣的美、一樣的芬芳,他就可以有這樣的正能量,我們能夠把不好的東西變成好的東西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很感動的。」

慈濟志工 芭芭拉·庫尼:「他會無法控制情緒,他無法接受採訪,因為每次他談論到這個,他就開始哭,你們會告訴他一樣的話,這裡的每個人也會說同樣的話,要堅強,療癒你的心,療癒自己,這樣你可以幫助其他人。」

慈濟志工 依斯干達·拉賓德蘭:「付出和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我透過幫助他人來幫助我自己。」

慈濟志工 娜塔莉·溫尼克:「來到這裡讓受災的居民,可以有交談和聆聽的人。」

慈濟志工 依斯干達·拉賓德蘭:「分享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這是他們釋放累積的所有壓力和緊張的一種方式。」

茂宜島受災居民:「這火太可怕了,我意思是大家失去了很多,我們也損失,但是沒有其他人多,我有個很親密的朋友,他失去了八個鄰居。」

慈濟志工 依斯干達·拉賓德蘭:「慈悲、同情心,最終會帶來智慧。」

志工 麗莎·斯塔爾:「我屬於茂宜佛教中心,我接到了中心主任給我打的電話,慈濟基金會希望找尋茂宜島的志工,在周日來發放現值卡,我說當然可以,在過去的三周裡,我在這裡有三個工作,一個是在外面檢查災民的身分,確認他們已經正確註冊了,幫助他們填寫表格的第一個部分,第三個工作是,我用半天的時間做個案訪談,今天你看到的幾乎都是志工,他們自費前來,自費買整齊制服,他們只是志工,而且是在世界各地為災難提供援助,無論是金錢的援助,還是其他方式的醫療,或者食物的援助,當有些人用懷疑的眼神看著我,我會解釋他們就像是佛教的紅十字會。」

慈濟志工 芭芭拉·庫尼:「當我得知我們要自己支付機票時,我第一反應是『當然』,為什麼我們要用捐款的金額來買機票,那是我的善款,所以這個完全沒有困擾我,我經歷了1995年的神戶地震,在那次地震中有6,500人喪生,當這種事情發生,我的心與受難者同在,我對他們深懷同理心,因為我可以想像每個人從火災中跑出來,努力生存下來,我內心深處希望,我可以來到這裡做些什麼,僅僅提供金錢捐款,對我來說是不夠的,我希望能夠做些什麼,我很感激慈濟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

慈濟志工 范慈光:「我們中長期是有去思考說,我們如何能夠招募志工,所以這個是我們中長期的(援助),第一件事情是,我們這一群在歐胡島的一起來,如何做個案關懷,同樣的茂宜,我們會回來,然後也給他們做個案的關懷,我們要寫一個愛的故事、大愛的故事,我們大家怎麼樣一起寫一個大愛的故事,所以這一次大家都感覺說,我們一起重寫夏威夷慈濟的歷史,寫一個新的故事。」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不用關門了!美參眾院火速通過臨時預算案
紐約暴雨示警太慢 地鐵癱瘓民眾氣急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