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之前,微軟其實已經做過自己的 Touch Bar

(首圖來源:MSAppliedSciences)
(首圖來源:MSAppliedSciences)

蘋果的新款 MacBook Pro 搭載的 Touch Bar,某種程度象徵蘋果將會與微軟陣營走上不同的觸控設計。不過,早在上世紀末就成為 PC 霸主的微軟,實際上已經在實驗室研擬過 Touch Bar 式的鍵盤設計。

這項實驗最早源至 1999 年,實驗的目的也與蘋果今日的 Touch Bar 幾乎相同:改變傳統的功能鍵,同時將功能鍵的內容依照使用中的 App 變化。最終這項花上十年之久的實驗在 2009 年發表成果時,被稱為「Adaptive Keyboard」,外觀佈置也與後繼的 Touch Bar 大致一樣,既有實體的鍵盤,也有一列明顯比 Touch Bar 大上一截的觸控螢幕。

「Adaptive Keyboard」的內涵是,將人們通常不太會用到的按鍵釋放出來,然後實驗這種觸控螢幕能不能增加用戶的生產力──雖然參與這項專案的微軟員工也不否認,其實這個實驗就只是好玩而已。此外,微軟的 Adaptive Keyboard 也與 Touch Bar 一樣,支援了各種 API 給開發者,因此與聯想在 2014 年推過的 Thinkpad X1 Carbon 觸控功能鍵還是不太一樣。

由於只是實驗性方案,Adaptive Keyboard 因此能避開市場與成本,「玩」了許多先進的創意,像是在每顆實體鍵的下方都佈置一枚小螢幕,所以在切換 App 時不只是最上方的觸控列,連每一顆鍵盤的樣式也會變動,從傳統的 QWERTY 鍵盤跳脫出來。示範影片中,微軟也展示了 Adaptive Keyboard 能在觸控條上顯示哪些東西,像是同 App 的各種文件、Control + tab 後的 App 切換表,或是蘋果的 Touch Bar 也有支援的 Skype 接聽。

這項實驗後來也有繼續推展。例如微軟曾在 2015 年時將上方的觸控條換成電子墨水螢幕,同時也展示了一些新設計,像是把觸控條當成「剪貼簿」,視覺化地暫存先前複製或剪下的內容,或者作為另一個「開始」功能表,從上面簡單切換 App,不必透過滑鼠。

而有趣的是,微軟後續並沒有將這種設計商品化,原因一方面是微軟在 2009 年大致完成專案時,還沒有推出自己的 Surface 系列,另一方面則是在設計 Surface 的軟硬整合時,微軟決定將「觸控」直接整合到螢幕,而不是只集中在鍵盤上面的一小列觸控條。

至於微軟與蘋果的 PC 路線會由誰勝出,可能還得等上幾年待軟體生態圈足夠成熟,再來評論是誰的設計較好。至少在目前,也得等到 MacBook Pro 終於來到用戶手上再說。值得一提的是,MacBook Pro 的 Touch Bar 也是蘋果第一次在 Steve Jobs 不在後,做出全新的 Mac 硬體設計。

Microsoft was working on its own MacBook Touch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