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整合的催化劑

(合成圖/資料照)
(合成圖/資料照)

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後,所有期待下架民進黨的人,心中難免一震,憂心如此一來,政黨輪替是否更形遙遠了?然而,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國民黨與民眾黨在歷經這場由郭台銘所牽動起的在野分裂波瀾後,必須深刻體認到,在野是應盡快跳脫郭台銘所嘗試主導的「逼誰配誰」命題,而是盡可能地綜觀彼此的政策、理念,乃至於價值,在求同存異的默契下,讓雙方能走向合作的最大公約數極大化,這才不枉走了過去這段動盪的痛苦歷程。

郭台銘一意孤行宣布獨立參選總統,面對政治誠信破產,郭仍堅稱他的參選,是為了推進在野陣營整合,藉此完成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等目標;殊不知,這番話從熟稔商場爾虞我詐併購手法的郭董口中說出來,反而更突顯其「寧可我負天下人,絕不可天下人負我」的霸氣總裁任性人設,「虎與狐」兩面性格,顯露無遺。

不可諱言,從5月17日國民黨中常會宣布徵召侯友宜競選下屆總統以來,所謂「在野大聯盟」的概念,就開始成為非民進黨陣營思索推動政黨輪替的主旋律;但如同你我所看見的,在藍營自家鬧分裂的氛圍下,在野整合演變迄今,幾乎陷入進一步、退三步的泥淖,雖還不至於糟糕到一事無成,但總是讓人感到悲觀大於樂觀。

然而,郭的參選對在野整合真是有弊無利?或許,從郭的連串作為來看,或可有不同的另類思考。首先,郭台銘參選當天,被外媒問到能否接受副手等問題時,惱羞成怒,當眾稱新聞業就是製造業。這一幕看在資深媒體人、政治幕僚眼裡,奇葩到令人不敢置信。又或,郭出席計程車工會普渡餐會,刻意營造與柯巧遇同框,嚇得柯辦直言很不舒服。套用時下流行語,政治上的霸王硬上弓,恐會予人「政治PUA」的感覺,別說選民,連過去對郭抱持合作態度的政治人物,恐都已避之唯恐不及。

在野整合僵局發展至今,正面看是好事多磨,回歸現實面卻可能是虛擲光陰。誠如柯文哲所言,很多事情正直誠信、自然就好,在野該談論的重點不應是權位分配,而是彼此之間的政策理念是否相符。

換言之,在野整合不是誰配誰、一加一等於多少的數學題,而是需要反覆驗證的「化學題」。究竟要拿什麼分子或元素搭配、要用什麼充當催化劑?才能成功產生化學鏈結反應,造福人群。稍一不慎,結果可能適得其反,最終落得核爆分裂毀天滅地的悲慘下場!(作者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