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物側寫 林政則:非典型政治人物(二之二)

林政則在新竹市長任內,打通156條巷道,在民意高漲的時代裏,房子被拆,沒有抗議還獲得好評,這可是全臺僅見的政績。他的撇步就是「溝通」、「協調」、「再溝通」。他這項卓越的協調能力,在擔任行政院政委期間,也特別受到重視。

二年前,退輔會台南市榮家遷建案,退輔會與台南市政府兩方堅持不下,當時行政院長毛治國便請林政則負責協調,林政則多次前往現勘,並從中協調,終獲得雙贏,順利解決。

五星級市長 民眾有感
2009年,林政則拿下遠見雜誌舉辦全台縣市長評比,連續三年獲得五顆星的三冠王,2006至2009年第二任新竹市長期間,更是勇奪各家媒體12次民調中的第一名。這些媒體包括TVBS電視、中國電視公司、聯合報、中國時報、遠見雜誌、天下雜誌、法務部…等公、私機關、可見新竹市民對林政則市長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可以說,他心中有市民,市民眼中就有他。


▲林政則拿下遠見雜誌舉辦全台縣市長評比,連續三年獲得五顆星的三冠王,2006至2009年第二任新竹市長期間,更是勇奪各家媒體12次民調中的第一名。

只是勤走基層、市民見市長率高,就獲得如此支持?當然不是,媒體主播彭芸芳表示,林政則在市長任內,打造了17公里海岸風景區、整建18尖山公園、19公頃青青草原以及青草湖畔、增建市立殯儀館,雖不是華麗的大建設,但都是民眾有感,而且使用率高的建設。另外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林政則從不在他任內所興建的建物上落款,這是一般政治人物很難做到的。

積極用心 活絡省府
在擔任行政院政委兼臺灣省主席期間,林政則在經費、人力極度缺乏的情形下,連續六年舉辦「基層芳草人物」、「模範母親」「模範父親」等表揚活動,親自帶著省府少到不能再少的同仁,走遍省府轄下14縣市辦理每一場活動。而且活動全都是同仁自己捲起袖子一起做,完全有別其他政府單位外包給公關公司辦理。

這種積極與用心,讓精省後的臺灣省政府,重新活絡起來。省府員工表示,精省後,留下來的同仁都有一種何去何從的茫然。但在林政則兼任臺灣省主席之後,開始辦理各種活動,省府的員工也跟著邁開腳步走出去,隨著活動的迴響,不但喚回了對工作的熱情與活力,也讓更多縣市政府及基層鄉、鎮、市、區公所同仁看見省政府,提升對省府的認同度。

新竹市自升格以來,林政則是第一位在卸任後,仍連續受到倚重的市長。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邀請林政則擔任副主席,他曾任新竹縣議員、國大代表、立法委員、新竹市長、政務委員,不但長期擔任民意代表,最能貼近基層民意,在擔任立委期間,還是國會記者在225位立委中票選出6位的「立委模範生」之一。在政務歷練則從地方到中央,十分完整。

無論是擔任民代、市長、政委兼省主席…,林政則一路以來,認真、努力,且全力以赴的態度,從未改變。若能充分借重他「懂得傾聽民意」與「溝通協調」能力,對國民黨現階段艱困的革新之路,將會是一雙逆風高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