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元年倒數計時 余宛如赴日本取經
明(2019)年台灣將迎接「地方創生元年」,立法委員余宛如於今(四)日出訪發源國日本,進行六天的「地方創生外交」,預計拜會日本內閣府地方創生推動事務局、日本民間重要推手谷中修吾,參訪成功案例「八海山」清酒遊樂園、世界最大型國際戶外藝術節「2018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向日本取經失敗與成功經驗,並引介台灣成功案例給日本友人。 余宛如指出,日本的邊陲城市與鄉村因人口減少,面臨地方經濟衰退的「地方消滅」,日本政府從2014年開始發展「地方創生」(意即振興地方經濟),推出綜合戰略計劃,催生當地的特色產業,吸引年輕人回流、創造就業。外界常將地方創生混同於「社區總體營造」,但兩者的定位與時空背景大不同。「社區總體營造」是凝聚地方情感與認同,首見於1994年,台灣經濟表現處於高峰、人口呈現正成長;「地方創生」則是地方的產業發展,為了搶救人口負成長、地方經濟衰退。 余宛如表示,日本推動地方創生已經四年,擁有不少寶貴的挫敗經驗,包括商業模式不成熟、地方特色不足、依賴政策補助等,但已漸漸步上正軌摸索出成功之道。這次「地方創生外交」的重頭戲之一,是拜會日本內閣府地方創生推動事務局,余宛如說,主要是了解日本內閣府在推動地方創生政策面的脈絡與發展,並希望以未來建立日本與台灣的地方創生交流平台,讓雙方可以互相交流、學習及合作的管道為目標,進行請益與交流。 余宛如說,台灣的人口將從2022年開始出現負成長,消費力、勞動力緊縮將危及經濟發展,邊陲城市與鄉村將首先受到波及。「地方創生」就是解決方案之一,明年台灣將迎接「地方創生元年」,希望引導年輕人願意返鄉創業,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活絡地方經濟發展。 余宛如強調,地方創生絕非是亂撒錢的補助政策,也不是一條萬用公式複製貼上,關鍵是能否在保存當地的地景、地貌及人文風俗的前提下,催生出「特色產業」,日本已有很多成功案例讓台灣取經。另一方面,台灣也有亮眼的成功案例,包括台南「千畦種籽館」、台南後壁「土溝農村美術館」、苗栗「老寮Hostel」等,也希望將台灣的好案例推上國際舞台,引介給日本友人,促成雙向交流、相互取經。 此行還有十餘位同行者,都是台灣地方創生團隊、社會企業經營者、地方創生研究者等各界代表,包括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DTTA)理事長游智維、誠美社會企業創辦人兼董事長陳百棟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