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官田開發菱殼炭 賴清德肯定地方創生成果

台南官田的菱角年產約7000公噸,是全國最重要產區!但吃菱角要先去掉黑色的殼,菱角殼垃圾每年也有3千7百多公噸,多年來一直棄置田邊燃燒或隨意亂丟,造成了汙染。不過如今開發出「菱殼炭」,不但把廢棄物變資源,還成為地方創生的新契機,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就特別前往關心,這項在台灣創生元年的成功案例。

人稱賴神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難道真的練出了神掌。

賴清德:「下面的熱氣還沒有傳達到啦,不過看起來怪嚇人的,好像是鐵沙掌一樣啦。」

這製炭爐裡燒的,正是官田區地方創生的新寶貝,菱殼炭。過去菱角殼是廢棄物、是垃圾。但在區公所結合學界的努力下,成了高附加價值的生物炭,不但能吸附臭味、淨化水質,還能成為農地改良的介質。

賴清德說:「甚至也可以用在具有根瘤的植物上面,好比說落花生或者是番薯,它可以長得又好又大又美味。」

菱殼炭裡的學問不少,得先日曬乾燥,搭配特製的零廢氣製炭設備,才能在製炭爐裡改頭換面,垃圾變黑金。

菱殼炭還可以進一步加工,變成除潮除臭包、生物炭肥皂、淨水材料或是文創商品,已經有外地的年輕人籌畫來設立新創公司。老人家也在參與把廢棄物變資源的過程中找到價值,菱殼炭成了官田區,地方創生的新引擎。

雖然菱殼炭產品的發展潛力已經很有商品價值,但賴清德更關心的,還是整個產業發展鏈結後,能帶動地方人力資源的回流,進一步改變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和城鄉發展失衡的問題。

小小的一塊菱殼炭,在賴清德的眼裡,或許看見了更多無限的可能。

(民視新聞/鄭博暉、林俊明 台南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