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爭建智慧城 紛紛導入AI

台灣近來刮起AI旋風,各縣市紛紛打出「智慧AI城市」名號,爭相運用AI推動各面向市政,甚至防範自殺,高雄市已選定1處自殺高風險地點,將試辦透過AI影像辨識系統避免憾事發生;嘉義市以AI邊緣運算技術,在蘭潭水庫周邊設立「水域型智慧人形辨識系統」,即時驅離闖入水域民眾。

AI使用層面廣,高市議員許采蓁鑑於高雄自殺率為六都第2,建議市府盤點自殺熱區,效法加拿大蒙特婁車站引進AI影像辨別系統,有4分之1準確度辨別自殺意圖者,雖然有時會誤判但能救人一命。

高市長陳其邁透露,市府已選定1處高風險地點於年底前試辦。據悉,高市府礙於「執行祕密任務」若被公開恐影響成效,更怕周邊居民擔心被汙名化,因此不公開地點,但將透過AI影像辨識分析逗留、徘徊等行為,若有特殊狀況,將連線通報警政單位巡查。

嘉義市蘭潭水庫不時傳出民眾落水,市府也引進AI邊緣運算技術,在蘭潭環潭道路周邊6處熱點設立辨識系統,4月1日至26日逮到民眾闖入水域、透過廣播即時驅離案就多達1690件,系統發揮效益,民眾誤闖比例大幅降低,至5月整體案件增加不到50件。

此外,各縣市也在教育教學、交通、醫療等方面導入AI,新北市以AI技術應用首創「市政交通儀表板」,有效提升交通事件應變能力;北市透過AI影像偵測主幹道、支道有無行人及行車疏解車流。

桃園市環保局全球首創「AI環境汙染辨識系統」,查緝違規丟棄垃圾、監控25個熱點煙囪和114處河川區排放流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升糖尿病患照護品質和糖眼篩檢效率,導入AI協助醫師做眼底影像判讀,讓各院區照護品質一致化。

台南市推出生成式AI數位學習平台,引導國中小學生正確提問並作答,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台北市也以AI輔助教學幫學生練習口說,也輔助教師出題及作文批閱。

台中市警察局更創全國警政機關之先,導入生成式AI寫新聞稿,不到1分鐘即可生成400至800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