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30年!千元大鈔「國鳥」復育有成 台灣帝雉冷知識一次看

台灣帝雉。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台灣帝雉。圖片來源:Getty image

提起台灣帝雉,或許有人腦袋一片空白,但若講到千元大鈔的背後,那兩隻傲視群山、相依相伴的「國鳥」,想必你我都再熟悉也不過。身為台灣特有種之一,帝雉曾在山林開發與人類獵捕的威脅下,一度面臨瀕臨絕種的困境。好在,經過30年來的努力保育下,2020年11月終於傳出好消息,內政部在臉書粉專公告:「台灣帝雉,復育有成!」

回溯至1986年,當時玉山國家公園觀測到的帝雉約5,000多隻,過了30年,玉管處推估,帝雉族群至少增為11,000多隻,且穩定維持中。不只官方公布的成長數據令人振臂,亦傳出有生態觀察家在阿里山上發現帝雉身影,因牠們生性害羞且機警,不輕易現蹤,能親眼見到本尊,也算是多年復育的一大進展。

帝雉特徵知多少

帝雉,又名黑長尾雉,主要棲息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足跡遍布玉山、雪霸、太魯閣等國家公園。雄鳥全身呈現閃爍紫藍色金屬光芒的深黑羽毛,對比眼周裸露的血紅色皮膚,格外顯眼;而尾羽則帶有鮮明的白色橫帶紋。雌鳥則大多為橄欖綠褐色羽毛,尾部較短,尾羽為栗色帶黑色橫斑。

台灣帝雉是由英國鳥類學家古費洛(Walter Goodfellow)所揭露於世。1906年,古費洛深入玉山進行標本採集,無意間發現鄒族人頭飾上有2根雄帝雉的尾羽,是從未見過的黑底白橫紋,因而將其送回英國鑑定,爾後發表為全新品種,正式命名為帝雉。

當時,學術界必須根據完整的標本才能鑑定、發表生物新種,帝雉卻僅憑兩根尾羽而破例獲得認證。加上牠們天性謹慎,即便受到侵擾,也只會緩緩躲入草叢中,甚少驚飛,因此不易被發覺,所以直到1907年,帝雉的正確長相才輾轉發表於學界。正因神秘莫測,吸引黑田長禮、鷹司信輔等大批動物學家慕名來台,欲一窺其廬山真面目。

帝雉的生存危機

帝雉的美,不僅令學者趨之若鶩,也成了獵人追逐的目標,尤其是牠那漂亮的長尾羽,特別受到收藏者喜愛。暫且不談帝雉在獵捕過程中造成的傷亡,一旦雄鳥失去尾羽,等同失去吸引雌鳥的利器,大大影響其繁殖後代的機會。加上國民政府來台後,推動「以農林培植工商業」的產業政策,大量砍伐原始森林,使帝雉的棲息地遭到破壞,生存空間日益縮小,數量隨之銳減。

1979年,全球最大保育團體「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所編列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紅皮書),將帝雉列為V級(Vulnerable)受威脅動物,喚起政府對牠的危機意識。1989年,台灣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農委會公告帝雉為「珍貴稀有」的第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禁止盜獵、開發、非法貿易等行為危害其生存。

如今,歷經30年努力不懈地推動保育,劃設帝雉棲地保護區、維持林道生態、改變傳統狩獵文化、嘗試人工繁殖等多管齊下,被譽為「迷霧中的王者」的帝雉,終於能再度悠遊於山林間,展現美麗姿態。IUCN在1994年制訂的《紅皮書》中,也將牠重新定義為近危鳥類(Near Threatened),屬於低滅絕風險。台灣大學更在2018年搶先全球,首度完成帝雉全基因體解碼,從科學角度揭開其神秘面紗,對於未來的復育之路帶來更大助益。

帝雉冷知識

  • 鳥界黃金單身漢:帝雉的領域性強,除了繁殖期外,大多單獨行動,鮮少能同時看見兩隻以上出現,因而獲得「羅漢腳雉」這個有趣的俗名。

  • 台灣種、日本名:帝雉首次被認定為全新品種時,台灣正處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了表達對天皇的至高敬意,遂以日語「ミカド」(Mikado,意為天皇)為名,中文則是「帝雉」。

  • 帝雉、藍腹鷴傻傻分不清:曾有傳言指出,多年前千元大鈔改版時,曾將帝雉圖錯置為藍腹鷴。到底這兩隻猛一看很像雙胞胎的鳥兒,該如何分辨呢?首先,帝雉招牌的尾羽為黑底白橫紋,而藍腹鷴則同時擁有全黑與全白尾羽。另外一個簡單的分辨方式,就是看腳的顏色,帝雉是黑腳、藍腹鷴則為紅腳。

前幾年人類因疫情被迫休止大部分活動,讓許多動物意外獲得可貴的喘息空間,不必再為了生存戰戰兢兢。如今,隨著世界恢復正常運作,動物保育可不能因此擱置、懈怠,透過報導了解牠們的困境,進而改變你我的行為,即便遠在電腦的另一端,也能為動物盡一份心力。

審稿編輯:黃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