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2.0的未來生活」園遊會 多元體驗低碳環保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地球2.0的未來生活」園遊會今(25)日登場,攜手金車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結合當前永續潮流,將「碳排減緩」與「生活調適」等知識概念帶入大眾視野,現場設有13個互動攤位、6場永續短講以及4部主題影片輪番播映,透過有趣活潑的沉浸式體驗,陪伴大小朋友學習調整生活模式。

科教館表示,面對不可逆的全球氣候危機,因應地球環境挑戰,金車教育基金會串聯NPO夥伴推展永續教育及綠生活實踐,這場園遊會以「生活永續、綠色轉型」為主題,鼓勵大眾透過多元方式走進生活中的永續議題,共同守護未來生活空間。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李毓娟表示,「減緩」與「調適」是邁向永續的重要雙軌行動,淨零低碳與生活轉型更是教育部致力推廣要項,透過教育宣導希望大家認識更多日常生活實踐低碳環保的新可能,為推廣永續生活理念努力。

在互動體驗攤位方面,分為「減碳好生活」、「美食綠饗宴」、「發揮綠實力」三大主題區。在「減碳好生活」主題方面,金車文教基金會透過「碳排危機」議題式遊戲,用簡單概念帶領孩子認識碳排放與生活選擇之間的關係;宜鼎國際教育基金會帶領大小朋友現場動手檢修家電,認識居家安全用電小技巧;臺灣電力公司「電幻1號所」結合永續概念的巴黎奧運搬到現場,透過拳擊、三鐵等經典賽事模擬,將「體育」及「能源」進行趣味串聯,揭開永續新生活序幕。

在「美食綠饗宴」主題攤位,主要訴求是從產地到餐桌,低碳轉型從吃開始。VGest低碳披薩、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味全基金會等單位設計一連串闖關活動,分享多種靠「吃」減碳小妙招,帶領民眾認識食物供應鏈中的碳歷程。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的「海漁食堂」也限定開張,教導民眾認識永續在地漁業,以及如何正確選用海鮮,同時兼顧美食與海洋保護。

至於「發揮綠實力」單元攤位,則是強調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綠色生活實踐家,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國際青年星拾力協會、環保星勢力從「食、衣、住、行、育樂、購」等面向切入,引領參加者尋找生活與城市裡的氣候調適解方。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現場展示如何結合在風土,打造友善土地、尊重生態又具地方特色的永續社區。

另一個重點「永續主題短講」活動,邀請多位講者從永續飲食、生態保育及新科技運用等層面切入,向大眾傳遞永續概念與新知。五角伴共同創辦人王品涵攜手民眾一窺廢棄物的再利用真相,走一趟回收物的奇幻旅程;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王德蕙執行長侃侃而談,如何以紀錄片為起點,翻轉臺灣島的環境與生態保育意識;臺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江佳純秘書長則分享如何向自然學設計,透過低耗能的技術應用,平衡地球環境與人類科技衝突。

臺灣科教館、金車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地球2.0的未來生活」園遊會,鼓勵大眾透過多元方式實踐生活永續。 (金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地球2.0的未來生活」永續園遊會,安排多元體驗活動,陪伴大小朋友學習生活調適新知。(金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地球2.0的未來生活」永續園遊會,互動攤位帶來有趣活潑的沉浸式體驗。(金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地球2.0的未來生活」永續園遊會,將「碳排減緩」與「生活調適」等知識概念帶入大眾視野。(金車文教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