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真的需要1個月?生化湯多喝多補?中醫師破解坐月子迷思
現在一般認為「坐月子」是指產後約1個月母親調養身體的時間,這段時間有什麼要注意的?又有哪些迷思其實是誤傳?(圖片來源/buri@photoAC)
懷孕、生產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在華人的觀念中(特別是華南地區和客家人),生產後常會元氣大傷或是身子虛掉,都需要在一個月內好好坐月子(休養生息)來使身體恢復到以往的狀態。生產後究竟應該如何補,才能補得健康、又不會補過頭?而哪些禁忌是必須嚴格遵守又或是以訛傳訛呢?
現在一般認為「坐月子」,是指產後大約1個月母親調養身體的時間(puerperium);坐月子這個詞在中國許多古籍中都曾出現過,不過當時的定義與現在的認知不同。例如:南宋陳自明在《婦人良方大全》一書中提到「坐月門」與「產後門」,「坐月門」其實指的是即將生產的階段、不適症狀緩解,「產後門」才是我們現代所熟知的產後坐月子;明代武之望《濟陰綱目》亦有提到產後身體調養的觀念。除了「坐月子」以外,也有人說「做月子」、「作月子」,基本的意義都是將產婦的健康調養好。
坐月子真的需要1個月嗎?
而坐月子的時間通常被認為至少需要1個月,主要是因為古代沒有外科手術,當生產會陰傷口裂開、產婆沒辦法縫合(產後傷口自然癒合大約需要20天左右的時間,也是作為一個產後的緩衝期),也沒有現代用來預防感染的抗生素藥物,只能靠坐月子來避免感染與調養身體,所以古代產後坐月子其實有其必要性與時空背景,主要是為了維持產婦生命與身體恢復活力。
現代社會坐月子則不單純僅是醫療或健康取向,更包涵了心理行為、文化傳統,除了延續祖先的作法以外,也是藉此給予產婦角色轉換的心理時間與適應新生活,亦能幫助產婦生成乳汁、哺乳時維持健康的飲食,也讓家人來陪伴產婦、給予支持,畢竟有健康的母親照護,才能讓新生命平安長大。
台語有一句俚語:「月內做無好,呷老就艱苦」,指的是如果沒坐好月子,容易出現後遺症。但隨著時空背景轉換、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其實即使不坐月子也不一定會有健康上的疑慮,不過坐好月子,還是會有助於健康的發展。產後坐月子不一定只侷限在飲食上要吃多好、多補,更包涵了產後讓身體休息與恢復,如果沒有讓身體獲得充足的休息、讓傷口復原,日後子宮脫垂的機率也會上升,亦可能導致排便不順或痔瘡。
產後怎麼補?
中醫坐月子可分作活血化瘀期(產後大約7~10天左右)、補氣血期(產後大約10天以後~惡露排乾淨以後)和補腎期(產後大約4週以後),每段期間都有不同的給藥方式,需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或症狀來做調整,否則有可能越吃越嚴重或是導致乳汁分泌不佳,譬如最常見的生化湯也不建議喝太多天,萬一喝太多,反而可能導致本來傷口已癒合,血管又再破裂出血,因此服用的天數與帖數都要控制。
另外吃麻油雞來補身體,則不建議在麻油雞裡加米酒,因為如果同時有哺乳,酒可能會滲入乳汁中,演緩嬰兒腦部神經的發展,而且酒精會使噴乳反射下降,米酒也可能會抑制子宮收縮。
古早流傳下來的各種坐月子規範與禁忌,其實都與過往社會經濟及醫學條件相關,也有其存在的道理,並非都是落伍或迷信的行為,也因為台灣醫學、公共衛生的進步,以及經濟條件的改變,現代人坐月子的內容的確需要做出適度的修正,才能夠不勞民傷財又能夠真正幫助母親和嬰兒獲得最大益處。
原文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唐佑任,本文轉載自《北醫附醫健康報》